• [  shí shǔ  ]
  • ㄕˊ ㄕㄨˇ
  • JF JFT

时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夏天的炎热。

引证解释

⒈  指夏天的炎热。

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二:“我来冰未冸,时暑忽隆炽。”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诗:“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

时暑(shi shu)同音词

  • 1、施属[shī shǔ ]

    1.散布连缀。

  • 2、石鼠[shí shǔ ]

    1.即鼫鼠。 2.蝼蛄的别名。

  • 3、世叔[shì shū ]

    1.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 2.明清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明张位《词林典故》。 3.世父和叔夫的合称。

  • 4、世数[shì shù ]

    1.世系的辈数。 2.寿数;定数。

  • 5、市署[shì shǔ ]

    1.管理市场的机构。

  • 6、十数[shí shù ]

    1.十个等级(的人)。数,等差。 2.犹言十多;十几。表示较多。

  • 7、侍书[shì shū ]

    1.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 8、侍姝[shì shū ]

    1.姣美的侍女。

  • 9、时蔬[shí shū ]

    正当时令的蔬菜。

  • 10、时熟[shí shú ]

    1.按时成熟。

时暑词语接龙

  • 1、1.夏晩。
  • 2、1.犹中暑。 2.暑热。
  • 3、1.炎夏之夜。
  • 4、1.夏衣。
  • 5、1.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
  • 6、1.即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7、1.暑天穿的细葛布衣。
  • 8、1.夏日用的竹席。
  • 9、1.夏季伏天。
  • 10、1.天气炎热与寒冷。
  • 11、1.学校夏季的假期,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
  • 12、1.喻酷热大暑。吏,指酷吏。
  • 13、1.谓南方。
  • 14、1.疟疾的一种。
  • 15、1.暑假期间。
  • 16、1.盛夏时的热气。
  • 17、1.盛夏时期的炎热。 2.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
  • 18、1.谓夏季潮湿闷热。
  • 19、湿1.亦作"暑湿"。 2.炎热潮湿。
  • 20、1.炎热干旱之年。
  • 21、1.夏季炎热的日子;夏天。
  • 22、1.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
  • 23、1.炎热的夏季。
  • 24、1.堂名。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古为蜀中一名胜。

时暑的相关查询

时暑的意思解释、时暑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