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o jù  ]
  • ㄅㄠˇ ㄐㄨˋ
  • WK BCI

保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聚众守卫。

⒉  聚集使不离散。

引证解释

⒈  聚众守卫。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 桓 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
杜预 注:“用此旧盟,故不聚众保守。”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比来未有处分,犹愿自备衣粮,共相保聚,以备寇贼。”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有詔调 淮东 丁壮万人付 荣,於 射阳湖 等处缓急保聚。”

⒉  聚集使不离散。

《宋史·度宗纪》:“峡州 宜都 而下联置堡砦,以保聚流民,且守且耕。”

国语辞典

⒈  聚合群众共同保卫守护。

《史记·卷九一·黥布传》:「怀王徙都彭城,诸将英布亦皆保聚彭城。」

保聚(bao ju)同音词

  • 1、暴举[bào jǔ ]

    1.残暴的行动。 2.指暴动。

  • 2、保举[báo jǔ ]

    向上级荐举有才或有功的人,使得到提拔任用。

  • 3、保据[bǎo jù ]

    1.占据。

  • 4、宝局[bǎo jú ]

    1.高妙的棋局。 2.赌局;赌场。

  • 5、宝具[bǎo jù ]

    1.珍贵的器物。 2.珍贵的贝壳。

  • 6、宝炬[bǎo jù ]

    1.蜡烛的美称。

  • 7、包苴[bāo jū ]

    1.苞苴。借指贿赂或馈赠。

  • 8、包橘[bāo jú ]

    1.橘子的一种。

  • 9、包举[bāo jǔ ]

    总括;全部占有:~无遗。

  • 10、苞苴[bāo jū ]

    ①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 ②指馈赠的礼物: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又指贿赂:苞苴公行。

保聚词语接龙

  • 1、1.谓积蓄存储。
  • 2、1.聚积;积蓄。
  • 3、见〖热核反应〗。
  • 4、1.积聚财货。
  • 5、为了庆祝或联欢大家在一起吃饭。
  • 6、1.撅起嘴唇。表示愤怒和怨恨。
  • 7、1.聚集党众。
  • 8、1.聚众赌博。
  • 9、1.群聚观看。
  • 10、①聚集到一起。 ②指单体合成变为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叫聚合物。参看〖缩聚〗。
  • 11、1.聚集;汇集。
  • 12、①(人)会合;聚集:老同学~在一起很不容易。 ②指聚会的事:明天有个~,你参加不参加?
  • 13、1. 多人合成一伙。如:聚伙抢劫。
  • 14、1.聚集货物或钱财。语本《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 15、一点一滴地凑集;积聚。
  • 16、集合;凑在一起:~力量ㄧ~资金ㄧ广场上~了很多人。
  • 17、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 18、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成像。
  • 19、1.聚合结集。
  • 20、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少数民族~的地方。
  • 21、1.犹齐声。
  • 22、1.聚集起来的盗寇。
  • 23、重税搜刮(民财)。
  • 24、聚集。

保聚的相关查询

保聚的意思解释、保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