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ī shān  ]
  • ㄍㄨㄟ ㄕㄢ
  • QJN MMM

龟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山名。在山东省·泗水县东北。山名。在浙江省。山名。在江苏省·盱眙县。相传禹治淮,获水神无支祁,镇之龟山之下,即此。参阅《大平寰宇记·临淮县》。山名。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山名。在四川省。山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邓尉山北。参见“龟峰”。山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城东北,长江之滨,与武昌之蛇山隔江相望。又称鲁山、大别山。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山东省 泗水县 东北。

《诗·鲁颂·閟宫》“奄有 龟 蒙” 唐 孔颖达 疏:“鲁 境又同有 龟山、蒙山,遂包有极东之地。”
唐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诗:“龟山 蔽 鲁国,有斧且无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浙江 又北逕 山阴县 西,西门外百餘步,有怪山……其形似龟,故亦有 龟山 之称也, 越 起 灵臺 於山上。”

⒉  山名。在 浙江省。

⒊  山名。在 四川省。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涪州》:“龟山 在 黔江 东岸之山,今州治据一小山,其形如龟。”

⒋  山名。在 福建省 将乐县 东北。

《大明一统志·延平府》:“龟山 在 将乐县 北三里,山形如龟, 宋 杨时 归休於此,因号 龟山。”

⒌  山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汉阳城 东北, 长江 之滨,与 武昌 之 蛇山 隔 江 相望。又称 鲁山、大别山。

⒍  山名。在 江苏省 盱眙县。相传 禹 治 淮,获水神 无支祁,镇之 龟山 之下,即此。参阅《大平寰宇记·临淮县》。

⒎  山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邓尉山 北。

国语辞典

⒈  山名:(1)​ 在大陆地区山东省泗水县东。昔时孔子望山而作琴曲龟山操。(2)​ 在大陆 地区湖北省汉阳县东北。即大别山,为江汉要塞。(3)​ 在大陆地区福建省将乐县东北。宋朝杨时归休于此,学者称称为「龟山先生」。(4)​ 在大陆地区安徽省盱眙县。有 上、下二山,上龟山在县东南,下龟山在县东北。

⒉  乡镇名。即桃园县龟山乡。

龟山(gui shan)同音词

  • 1、贵善[ɡuì shàn ]

    1.指价钱高﹑质量好的货物。

  • 2、鲑膳[ɡuī shàn ]

    1.犹菜肴。

  • 3、规扇[ɡuī shàn ]

    1.谋划扇动。扇,通"煽"。

  • 4、鬼扇[ɡuǐ shàn ]

    1.射干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射干》。

  • 5、归山[ɡuī shān ]

    退隐山林:归山岁月苦无多|春深官又满,日有归山情。

龟山词语接龙

  • 1、1.山中的灯火。 2.元宵节夜扎制成山形的彩灯。宋时亦称鳌山。
  • 2、1.见"山磴"。
  • 3、1.亦作"山嶝"。 2.有石阶的山路。
  • 4、1.山中的住宅。
  • 5、1.山丘,高地。
  • 6、1.山上的耕地。 2.多山的地带。
  • 7、1.山中别墅。
  • 8、1.见"山巅"。
  • 9、1.亦作"山颠"。 2.山顶。
  • 10、1.犹山野。
  • 11、1.山中客店。
  • 12、殿1.寺观庙宇的殿堂。 2.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
  • 13、1.山区的成年男子。 2.山丁树的果实。小圆形,味酸甜。
  • 14、1.山的最高处。
  • 15、1.山的东坡。参见"山西"。 2.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3.称太行山以东地区。 4.汉时称古齐鲁地区。 5.省名。因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唐属河南河北道,宋属京东路,金改京东路为山东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至今相沿称山东省。
  • 16、1.山中洞穴。
  • 17、1.兽名。又称豚尾狒狒,是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
  • 18、1.供人乘坐的篼子。是山区的交通工具,作用与轿子相同。
  • 19、1.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比喻为世人所钦仰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不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敬称。用来称呼对方。
  • 20、1.亦作"山朶"。 2.山头。
  • 21、1.见"山朵"。
  • 22、1.见"山嶞"。
  • 23、1.狭长的山。
  • 24、1.山顶。 2.额头。

龟山的相关查询

龟山的意思解释、龟山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