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ǔ dònɡ  ]
  • ㄐㄨˇ ㄉㄨㄥˋ
  • IGWG FCE
  • 名词

举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举止。

comportment;

⒉  行动。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轻率的举动。

act; movement;

引证解释

⒈  举止;行动。

《后汉书·牟融传》:“﹝ 牟融 ﹞代 伏恭 为司空,举动方重,甚得大臣节。”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旧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魏徵 举动疏慢,我但觉嫵媚。’”

⒉  特指重大的政治行动。

《北史·贾彝传》:“时朝廷举动及大事不决,每遣尚书、 高平公 李敷 就第访决。”

⒊  措置;措施。

《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陶朱、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朱子语类》卷七十:“只为举动不顺了,致得民不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自从改了票盐之后,盐场的举动大变了。”

⒋  发作。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自己也添了个痰水疾,不时举动,动不动就要咳嗽半夜。”

⒌  指演奏音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及上竿、打筋斗之类讫,乐部举动,琴家弄令。”

⒍  犹言动不动。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飢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国语辞典

⒈  行为或动作。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

行动 行为 手脚 作为

举动(ju dong)同音词

  • 1、居东[jū dōnɡ ]

    1.《书.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武王崩,周公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即避居东都。"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 2、沮动[jǔ dònɡ ]

    1.破坏动摇。

  • 3、拒冬[jù dōnɡ ]

    1.中草药续随子的别名。

举动词语接龙

  • 1、动弹;活动:车内太挤,人都没法~了。
  • 2、(~儿)发怒:什么事值得这么~ㄧ他一听这话就动起火来。
  • 3、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好,方法不对头,也会把事办坏。
  • 4、1.谓感情受触动而心跳加快。 2.谓感情因受刺激而动荡。
  • 5、1.动身,启程。
  • 6、1.犹奔竞。谓追逐名利。
  • 7、①动作或说话的声音: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点~也没有。 ②(打听或侦察的)情况:察看对方的~ㄧ一有~,要马上报告。
  • 8、1.推动举起。 2.举止动作。
  • 9、1.谓吃东西。 2.指说话;讲理。
  • 10、1.烦劳,麻烦。
  • 11、①使机械作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畜力等。 ②比喻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
  • 12、表示运动物体运动特性的一种物理量。动量是一个矢量,它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它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 13、1.谓向皇帝上书。本,奏本。
  • 14、用笔写或画(多指开始写或画);落笔:好久没~了ㄧ~之前,先要想一想。
  • 15、1.变动;变异。
  • 16、出动军队打仗。
  • 17、1.迈步前行。
  • 18、可以移动的财产,指金钱、器物等。
  • 19、1.犹动弹。
  • 20、1.起程;出发。
  • 21、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如‘走、笑、有、在、看、写、飞、落、保护、开始、起来、上去’。
  • 22、1.粗暴待人。多指动手打。
  • 23、1.见"动弹"。
  • 24、(人、动物或能转动的东西)活动:两脚发木,~不得ㄧ风车不~了。

举动的相关查询

举动的意思解释、举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