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shěnɡ  ]
  • ㄅㄞˊ ㄕㄥˇ
  • RRR TGHF

白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迷信,认为白色鸟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谓之“白眚”。

⒉  泛指妖魔。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迷信,认为白色鸟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谓之“白眚”。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金色白,故有白眚、白祥。”
《清史稿·灾异志四》:“凡恒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于金。”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浙 中传君晚年信疑龙家书,迁家兆,手一卷书,督畚鍤,有白眚起地中,触君身而死,其诬歟?其有之歟?”

⒉  泛指妖魔。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乃见黄神啸吟,白眚舞蹈,足迹所至,要索随之。”

白眚(bai sheng)同音词

  • 1、白盛[bái shènɡ ]

    1.粉饰墙壁使白的蜃灰。

  • 2、百生[bǎi shēnɡ ]

    1.人民;民众﹐生﹐通"姓"。

  • 3、百胜[bǎi shènɡ ]

    1.犹言战无不胜。

  • 4、百省[bǎi shěnɡ ]

    1.人民;民众。省﹐通"姓"。

  • 5、拜生[bài shēnɡ ]

    1.拜生日,拜寿。

白眚词语接龙

  • 1、1.病名。
  • 2、1.谓减省吉礼之数。眚,通"省"。
  • 3、1.灾害疾疫。
  • 4、1.灾害。
  • 5、1.眼病之一。眼睛生白翳。
  • 6、1.旧时迷信,谓人死后若干天魂要回家,届时家属应出避,叫作"眚期"。
  • 7、1.减罪。眚,通"省"。
  • 8、1.灾害。
  • 9、1.疾病妖孽。
  • 10、1.亦作"眚烖"。 2.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 11、1.见"眚灾"。
  • 12、圣谛1.梵文的意译﹐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
  • 13、圣典1.圣人的经典法则。 2.泛指各种宗教的经典。
  • 14、圣殿1. 锡克教的礼拜场所。
  • 15、圣度1.谓帝王的气度。
  • 16、圣断1.帝王的决断。
  • 17、圣恩1.帝王的恩宠。 2.用于神佛之类。
  • 18、圣法1.圣人的法则。 2.指皇帝所制定的法令。即封建时代的国法。 3.佛教对佛法之称。
  • 19、圣范1.圣人和帝王的仪范或画像。
  • 20、圣父1.对太上皇的尊称。 2."上帝圣父"(GodtheFather)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一位。
  • 21、圣功1.谓至圣之功。 2.谓帝王的功业。 3.神灵的功力。
  • 22、圣躬1.犹圣体。臣下称皇帝的身体。亦代指皇帝。
  • 23、圣姑1.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
  • 24、圣鼓1.传说中有神异事迹的鼓。

白眚的相关查询

白眚的意思解释、白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