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ù cí  ]
  • ㄓㄨˋ ㄘˊ
  • PYK YNGK
  • 名词

祝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圣诞老人祝词。

congratulatory speech;

引证解释

⒈  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

《旧唐书·音乐志三》:“祝词以信,明德惟聪。”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白岩 祭以酒脯,并陈祝词于几。”
沙汀 《龚老法团》:“就拿早年读过的书讲,能够记忆清楚的也只有三五则谐联谜语,此外便是春秋祭 孔 时赞礼的祝词。”

⒉  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诸公卿宴会,席间必有祝词,以坚和好,大约互褒其主,兼及其臣,不外禎祥福寿之语。”

国语辞典

⒈  古代祭祀时祷告的文辞。也作「祝文」。

《旧唐书·卷三〇·音乐志三》:「祝词以信,明德惟聪。」

⒉  喜庆时颂祷的文辞。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〇》:「中国诸公卿宴会,席间必有祝词,以坚和好。」

祝词(zhu ci)同音词

  • 1、助词[zhù cí ]

    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有结构助词(的、得、地)、动态助词(了、着、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呢)三类。

  • 2、助辞[zhù cí ]

    1.见"助词"。

  • 3、诸次[zhū cì ]

    1.山名。 2.水名。后又名葭芦川﹑沙河。

  • 4、竹刺[zhú cì ]

    1.竹扦。

  • 5、祝祠[zhù cí ]

    1.祭祀鬼神的祠庙。

  • 6、祝辞[zhù cí ]

    1.向神灵谢过祈福。 2.祷告鬼神的文辞。 3.致祝贺之词。亦指祝贺词。

  • 7、逐次[zhú cì ]

    1.按照次序。 2.渐渐;逐渐。

  • 8、主词[zhǔ cí ]

    1.逻辑名词。或称"主项"。一个命题的三个部分之一,表示判断的对象。如"太阳是恒星"这个命题中的"太阳"是主词。 2.语法名词。见"主语"。

  • 9、主祠[zhǔ cí ]

    1.掌管祭祀的官吏。

  • 10、主次[zhǔ cì ]

    1.主要与次要。 2.主语所处的位次。

祝词词语接龙

  • 1、1.擅长诗文的人。 2.专指擅长填词﹑有较大成就的人。
  • 2、1.指诗文的名声。
  • 3、1.见"词笺"。
  • 4、1.擅长诗文的人。
  • 5、1.见"词杰"。
  • 6、1.指翰林院。
  • 7、1.词的意境。
  • 8、1.词和句子﹔字句。
  • 9、1.诗文集。
  • 10、1.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宋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清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 11、1.擅长文词的人。
  • 12、1. 一种语言、方言或个人习语的词的集成。
  • 13、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汉语的词一般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 14、1.文词的情致。 2.文词的义理。
  • 15、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 2.词坛。 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16、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17、1.词人。
  • 18、1.爱词成癖的人。
  • 19、一定范围的语言材料中词的使用频率。
  • 20、1.词的品格。
  • 21、①辑集词调各种体式,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一般分类编排。内容主要说明填词的各种规则(包括字句定格、声韵安排等)及词调源流等。现传词谱以明代张fe44的《诗余图谱》最早。清代万树的《词律》,陈廷敬、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等词谱辑录较为完备。 ②书名。清代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皇帝之命所编。四十卷。收录唐、宋、元词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按词调字数多少为序排列。对填词的各种规则及词调来源等有详尽考订,也收录部分北曲小令。
  • 22、1.言语或文词的气势。
  • 23、1.犹词调。
  • 24、1.文词的格律。 2.词的格律。清万树有《词律》二十卷。

祝词的相关查询

祝词的意思解释、祝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