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 ní  ]
  • ㄅ一ˇ ㄋ一ˊ
  • WRT WEQ  ( p ì n ì )

俾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城墙上齿状的矮墙。

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墨子·备城门》

parapet;

⒉  斜视,有厌恶或轻蔑的意思。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look askance at;

引证解释

⒈  睥睨。城上短墙。

《墨子·备城门》:“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
《左传·宣公十二年》“守陴者皆哭” 晋 杜预 注:“陴,城上俾倪。”
孔颖达 疏:“陴,城上小墙。俾儿者,看视之名……陴堞、俾倪、短墙、短垣、女墙,皆一物也。”

⒉  睥睨。斜目侧视。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 下见其客 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言。”

⒊  睥睨。用以支撑车盖的木杠。

《急就篇》卷三:“盖繚俾倪栀缚棠。”
颜师古 注:“俾倪,持盖之杠,在軾中央,环为之,所以止盖弓之前郤也。”

国语辞典

⒈  斜著眼睛看人,表示傲然轻视或瞧不起的意思。也作「睥睨」。

《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⒉  古代城墙上的矮墙,通常设有射箭用的小孔,可以御敌或侦查。战国·孙膑也作「埤堄」、「睥睨」。

《墨子·备城门》:「俾倪广三尺,高二尺五寸。」
《孙膑兵法·陈忘问垒》:「发者,所以当俾倪也。」

英语翻译

parapet, to look askance

俾倪(bi ni)同音词

  • 1、逼霓[bī ní ]

    1.迫近虹霓。形容很高。

  • 2、比拟[bí nǐ ]

    ①比较①:无可~ㄧ难以~。 ②修辞手法,把物拟做人或把人拟做物。

  • 3、比昵[bǐ nì ]

    1.亲近。

  • 4、蔽泥[bì ní ]

    1.也称障泥。垂于马腹两旁用以蔽尘土者。

  • 5、蔽匿[bì nì ]

    隐瞒;掩饰;隐藏:上下蔽匿|全心在中,不可蔽匿。

  • 6、嬖昵[bì nì ]

    1.宠幸亲昵。 2.宠爱﹑亲近的小人。

  • 7、奰逆[bì nì ]

    1.肆乱。

  • 8、俾倪[bǐ ní ]

    ①城上的齿状小墙,有孔可向外察看。 ②同“睥睨”。斜眼看,有轻视或厌恶的意思:俾倪其客,与之久立而语。

  • 9、婢妮[bì nī ]

    1.婢女。

  • 10、閟匿[bì nì ]

    1.隐藏。

俾倪词语接龙

  • 1、1.分际。
  • 2、1.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 3、1.幼弱。
  • 4、1.方言。儿子。
  • 5、焕之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6、嗣冲皖系军阀。安徽阜阳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国会,为“督军团”倡乱的祸首。后又出兵拥护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
  • 7、沵漫1.亦作"沵澷"。 2.犹弥漫。
  • 8、沵澷1.见"沵漫"。
  • 9、沵沵1.水盈满貌。
  • 10、沵迤1.平坦绵延貌。
  • 11、泥珠1.指太阳。
  • 12、泥浊1.污浊。指风俗败坏。
  • 13、泥子1.古地名。古址即今广东番禺西南之紫坭。
  • 14、泥滓1.泥渣。 2.犹污浊。比喻耻辱。 3.指视为污浊;贱视。 4.比喻卑下的地位。 5.比喻尘世。
  • 15、泥醉1.烂醉如泥;大醉。
  • 16、1.分际。
  • 17、1.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 18、1.幼弱。
  • 19、1.方言。儿子。
  • 20、婗子1.妮子,幼女。
  • 21、猊炉1.雕成狮形的香炉。
  • 22、猊坐1.见"貎座"。
  • 23、猊座1.亦作"猊坐"。 2.佛教语。即狮子座。谓佛﹑菩萨所坐之处。亦谓高僧之座。据《大智度论》卷七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 24、霓帱1.彩色的帷帐。

俾倪的相关查询

俾倪的意思解释、俾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