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ànɡ zhì  ]
  • ㄒ一ㄤˋ ㄓˋ
  • QKE TGM

象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绘制的物象。指图画。

⒉  指象形文字。

引证解释

⒈  绘制的物象。指图画。

唐 彦悰 《后画录·唐骠骑尉张孝师》:“象制有功,云为尽善;鬼神之状,羣彦推雄。”

⒉  指象形文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

象制(xiang zhi)同音词

  • 1、详致[xiánɡ zhì ]

    1.详尽细密。

  • 2、象栉[xiànɡ zhì ]

    1.象牙制的梳子。

  • 3、象智[xiànɡ zhì ]

    1.谓近乎智者。

  • 4、象觯[xiànɡ zhì ]

    1.古代酒器名。

  • 5、相支[xiānɡ zhī ]

    1.相拒,抵抗。

  • 6、相知[xiānɡ zhī ]

    了解,知心:相知日深|相知恨晚。也指知心的人:关内相知少。

  • 7、相直[xiānɡ zhí ]

    1.相对。

  • 8、相值[xiānɡ zhí ]

    1.犹相遇。 2.相当;相匹敌。

  • 9、相制[xiānɡ zhì ]

    1.互相制约。

  • 10、相质[xiānɡ zhì ]

    1.彼此质询;对质。

象制词语接龙

  • 1、1.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
  • 2、1.犹购置。 2.制作。
  • 3、1.撰作碑文。
  • 4、1.制作购置。
  • 5、1.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
  • 6、1.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帛的长宽皆有定制,因称"制币"。
  • 7、1.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8、1.犹言应变。
  • 9、1. 列表。如:将结果制表。
  • 10、1.统辖军队。 2.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制兵"。
  • 11、惩处:严加制裁|以法制裁。
  • 12、1.诏令的文稿。
  • 13、1.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称为"制策"。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各"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见《汉书.武帝纪》。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
  • 14、1.见"制敕"。
  • 15、1.犹操持。
  • 16、1.见"制敕"。
  • 17、1.撰写文章。
  • 18、1.处理事务。
  • 19、1.限制。
  • 20、1. 制订或修改宪法。如:制宪立法。
  • 21、1.制度,法制。
  • 22、1.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 2.指德行。
  • 23、1.制造形象。即钩描轮廓。
  • 24、1.犹压制。

象制的相关查询

象制的意思解释、象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