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sì  ]
  • ㄈㄨˋ ㄙˋ
  • ETJ TNG

腹笥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笥:书箱。腹中的学问。

谈经腹笥空。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引证解释

⒈  笥,书箱。后因称腹中所记之书籍和所有的学问为“腹笥”。

语出《后汉书·边韶传》:“边 为姓, 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讲学情田埆,谈经腹笥虚。”
《明史·文苑传二·周玄》:“尝挟书千卷,止 高棅 家,读十年,辞去,尽弃其书,曰:‘在吾腹笥矣。’”
清 纳兰性德 《与韩元少书》:“钱牧斋 腹笥既富,文笔又长,援古证今,每发一端,便如缾水泻地,迸注分流。”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作家的腹笥应该是一座贮藏丰富的原料仓库,而不应像穷极无聊的赌徒的钱袋,只能凭孤注邀致幸胜。”

国语辞典

⒈  肚子所记的书籍,有如书箱的藏书。

宋·陈造〈次韵张丞〉诗二首之一:「夫君腹笥尽奇谋,每叩谈锋听不休。」

腹笥(fu si)同音词

  • 1、浮思[fú sī ]

    1.即罘罳。古代设在宫门外或城角的屏。用以守望和防御。

  • 2、妇寺[fù sì ]

    1.宫中的妇女近侍。 2.指宦官。

  • 3、伏死[fú sǐ ]

    1.甘愿舍弃生命。 2.退隐而死。

  • 4、伏伺[fú sì ]

    1.隐伏窥伺。 2.服侍。

  • 5、桴思[fú sī ]

    1.即罘罳。设于门外的屏风。桴,通"罘"。

  • 6、府司[fǔ sī ]

    1.犹官府。

  • 7、府寺[fǔ sì ]

    1.古代公卿的官舍。 2.泛指高级官员的府邸或官署。

  • 8、罘思[fú sī ]

    1.见"罘罳"。

  • 9、罘罳[fú sī ]

    ①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 ②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

  • 10、俯思[fǔ sī ]

    1.下念,垂思。

腹笥词语接龙

  • 1、1.竹匣﹐竹箱。
  • 2、1.喻博学者腹中学识之富。笥﹐指书箱。
  • 3、1.竹制书箱。
  • 4、1.竹制的小箱子。
  • 5、偲偲1.互相勉励。
  • 6、思惑1.佛教语。指贪﹑嗔﹑痴等迷情。
  • 7、思结1.我国少数民族部族名。敕勒诸部之一。见《新唐书.回鹘传上》。 2.复姓。回纥九姓之一。唐有思结归国。见《新唐书.王君?传》。
  • 8、思旧1.怀念旧事或旧友。
  • 9、思咎1.反省过失。
  • 10、思眷1.眷念。
  • 11、思考1.指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 12、思渴1.渴念。
  • 13、思脍1.同"思鲈莼"。
  • 14、思劳1.思虑劳累。 2.香料名。
  • 15、思牢1.竹名。
  • 16、思儡1.木名。
  • 17、思理1.思辨能力。 2.犹思致。才思情致。 3.犹构思。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 18、思力1.思维能力。
  • 19、思恋1.怀恋。
  • 20、思量1.志趣和器量。
  • 21、思量考虑;想:细细思量|思量再三。
  • 22、思陵1.宋高宗赵构死后葬于会稽之永思陵。宋人因以"思陵"为高宗的代称。
  • 23、思鲈1.同"思鲈莼"。
  • 24、思路1.思想的门径;思维的条理脉络。

腹笥的相关查询

腹笥的意思解释、腹笥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