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ái shě  ]
  • ㄓㄞˊ ㄕㄜˋ
  • PTA WFK

宅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宅子;住舍。

郊区的宅舍只有奶奶住。

house;

引证解释

⒈  住宅;宅子。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伯约 据上将之重,处羣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餘。”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怜才得性命逃,速速的离宅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緇徒厉鬼,何以据人家宅舍。”
何其芳 《画梦录·哀歌》:“我们已经在异乡度过了一些悠长又简单的岁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别的宅舍和少女的记忆了。”

⒉  借指人的躯体。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餘杭 人 陆彦,夏月死,十餘日见王,云:‘命未尽,放归。’左右曰:‘宅舍亡坏不堪。’时 沧州 人 李谈 新来,其人合死。王曰:‘取 谈 宅舍与之。’”
清 无名氏 《秋灯录·王学贡》:“我阳寿未终,幸邀冥王慈命,復来人间,惜汝姊心伤失怙,悲慟而亡,今假其宅舍,以托餘年。”

宅舍(zhai she)同音词

  • 1、斋舍[zhāi shě ]

    1.家居的房舍;书房。 2.学舍。

宅舍词语接龙

  • 1、1.发箭。
  • 2、1.见"舍"。
  • 3、1.即释菜。亦作"舍菜"。古代学子入学以苹蘩之属祭祀先圣先师叫舍采。舍﹐通"释"。
  • 4、1.见"舍采"。
  • 5、1.犹窝藏。
  • 6、1.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 7、1.宿营;亦泛指临时住宿。语本《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 8、1.愿意付出,不吝惜。
  • 9、1.释奠。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谓陈设酒食以祭祀。舍奠之礼﹐古时用于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诸事。学宫中春夏秋冬四时有定期的舍奠。此外﹐始立学宫必舍奠;出征执有罪而返﹐亦舍奠于学宫。舍﹐通"释"。
  • 10、1.一种虫毒。
  • 11、1.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12、1.发射﹐放射。
  • 13、1.住所;客舍。
  • 14、谦称自己家的客气话:请有空来舍间坐坐。
  • 15、1.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 16、1.《后汉书.朱佑传》:"佑初学长安,帝往候之,佑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后因以"舍讲"为不礼敬客人的典故。
  • 17、1.解除封山泽的禁令。古十二荒政之一。
  • 18、1.犹免礼。
  • 19、1.对自己家眷的谦称。
  • 20、1.弃之使离去;离开。
  • 21、佛教称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通常指释迦牟尼的遗骨为佛骨或佛舍利,如佛骨舍利与佛牙舍利等。相传释迦牟尼火葬后,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其中一枚佛牙舍利很早就传入中国,现供奉于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内。
  • 22、1.沉着脸。
  • 23、1.死亡。 2.拼命。
  • 24、1.窝藏。

宅舍的相关查询

宅舍的意思解释、宅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