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bù  ]
  • 一ˋ ㄅㄨˋ
  • NA UKB

异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同派别或门类。

⒉  佛教语。谓宗派不同。

引证解释

⒈  不同派别或门类。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闻 冀州 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
《宋书·律历志上》:“刘歆 《七畧》,儒 墨 异部。”

⒉  佛教语。谓宗派不同。

《异部宗轮论·述记上》:“异者,别也;部者,类也。人随理解,情见不同,别而为类,名为异部。”

异部(yi bu)同音词

  • 1、昳晡[yì bū ]

    1.傍晚。

  • 2、逸步[yì bù ]

    1.犹快步。

  • 3、一布[yí bù ]

    1.犹言满布,一片。

  • 4、一步[yí bù ]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2.谓步伐一致。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周以八尺为一步,秦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

  • 5、一部[yí bù ]

    1.一支;一个部分。 2.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 3.表数量。用于书籍﹑乐舞﹑车辆﹑机械等。

  • 6、衣补[yī bǔ ]

    1.缝补衣被。

  • 7、已不[yǐ bú ]

    1.见"已否"。

  • 8、以不[yǐ bú ]

    1.见"以否"。

  • 9、疑怖[yí bù ]

    1.疑惧;惶恐。

  • 10、蚁步[yǐ bù ]

    1.比喻稳步前行。

异部词语接龙

  • 1、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集体:原始部落|部落首领。
  • 2、1.组成某一整体的部分或单位。
  • 3、日本大化改新前的社会阶层。大部分是被征服的氏族部落成员或外来移民。被编为不同的“部”,从事不同的专门职业,如耕地、织锦、制革、制陶等。地位近似奴隶,无人身自由。有的直属皇室,有的由豪族贵族支配,可以转让。公元7世纪大化改新后部民制被废除。
  • 4、1.部下的头目。
  • 5、1.分别判处。
  • 6、1.吏部发给官吏到任的文凭。
  • 7、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2.借指军队。 3.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 4.部属;部下。
  • 8、1.各部职官出缺名额。
  • 9、1.辖境内的居民。 2.犹部下。
  • 10、使1.指御使。封建王朝的御使一般由中央各部郎官充任,故名。
  • 11、1.所属的事情。
  • 12、1.旧时指礼部举办的考试。
  • 13、1.谓掌闭城门,负责守卫。
  • 14、字典等辞书为便于查检,根据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所作的分类。如“松”、“树”、“杨”、“样”等字中的“木”就是部首。
  • 15、安排;配置:部署兵力|战斗部署|战略部署。
  • 16、1.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 17、1.部署搜索罪人。
  • 18、1.清代各部尚书﹑侍郎之称。各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衔者,也称部堂。
  • 19、1.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 20、1.清代称部颁的执照。
  • 21、1.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
  • 22、1.宋代伶官乐师﹑教坊属下各部的头领。 2.指一部书或一部丛书的篇幅卷帙。
  • 23、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 24、1.面目或人体某部分的位置。 2.事物整体中部分的位置。 3.行列,次序。

异部的相关查询

异部的意思解释、异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