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ǐ tú  ]
  • ㄑ一ˇ ㄊㄨˊ
  • MN TFHY

岂徒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难道只是;何止。

引证解释

⒈  难道只是;何止。

《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岂徒(qi tu)同音词

  • 1、棋图[qí tú ]

    1.围棋棋谱。《新唐书.艺文志》有《竹苑仙棋图》一卷﹑《韦珽棋图》一卷。

  • 2、欺突[qī tū ]

    1.欺凌冒犯。

  • 3、岐涂[qí tú ]

    1.见"岐途"。

  • 4、岐途[qí tú ]

    1.亦作"岐涂"。 2.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 5、启涂[qǐ tú ]

    1.起程。

  • 6、启途[qǐ tú ]

    1.开道。

  • 7、启土[qǐ tǔ ]

    1.开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坟墓。

  • 8、气土[qì tǔ ]

    1.犹风土。

  • 9、齐徒[qí tú ]

    1.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乌有先生。乌有先生为齐人,故称。

  • 10、齐土[qí tǔ ]

    1.古指中国﹐即华夏族统治的地区。 2.犹齐地。泛指战国时齐国所在的地区。

岂徒词语接龙

  • 1、1.同伙,伙伴。
  • 2、1.同伴。
  • 3、1.步兵。 2.步卒所执的兵器。
  • 4、1.空手搏击。
  • 5、步行:徒步旅行。
  • 6、又叫“疯长”。作物枝叶生长过于旺盛的现象。一般因过多施用氮肥或水分过多而引起。作物出现这种现象易倒伏和遭病虫危害,果实发育迟缓。
  • 7、1.赤脚露体。
  • 8、1.谓无所为。
  • 9、1.古代服丧的从服之一。 2.随从的徒众。
  • 10、1.复姓。金代有徒单兀典。见《金史》本传。
  • 11、1.门徒;党羽。
  • 12、1.从师学习的人。
  • 13、1.单纯的鼓鼙之声。泛指器乐之声。
  • 14、1.徒然,枉然。
  • 15、1.服劳役的罪人。
  • 16、1.复姓。战国赵有徒父祺。见《史记.赵世家》。
  • 17、1.徒步负荷。
  • 18、1.东汉后期被迫依附于豪强世家的一种人。
  • 19、1.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桥。
  • 20、1.无乐器伴奏的歌。 2.指无伴奏歌唱。
  • 21、1.服劳役的罪犯和奴隶。
  • 22、1.泛指罪犯,犯人。
  • 23、1.犹徒流。
  • 24、1.囚徒。

岂徒的相关查询

岂徒的意思解释、岂徒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