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ènɡ xìnɡ  ]
  • ㄓㄥˋ ㄒ一ㄥˋ
  • YG NTG

证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佛教语。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的心性。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的心性。

唐 皎然 《奉酬颜使君真卿见过郭中寺寺无山水之赏故予述其意以答焉》诗:“州西 柳家寺,禪舍隐人间。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证性(zheng xing)同音词

  • 1、政刑[zhènɡ xínɡ ]

    1.政令和刑罚。

  • 2、正刑[zhènɡ xínɡ ]

    1.正常的法度。 2.谓正定刑律。 3.依法执行死刑。

  • 3、正行[zhènɡ xínɡ ]

    1.正直的行为。 2.谓依轨道顺行。 3.端正其行为。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

  • 4、正形[zhènɡ xínɡ ]

    1.端正外形。 2.指活人的形体。

  • 5、正姓[zhènɡ xìnɡ ]

    1.谓同一宗族始祖之姓。

  • 6、正性[zhènɡ xìnɡ ]

    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 2.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 7、整形[zhěnɡ xínɡ ]

    1.通过外科手术使人体上先天的缺陷或后天的畸形恢复正常外形或生理机能。

  • 8、征行[zhēnɡ xínɡ ]

    1.远行,旅行。 2.从军出征。 3.谓从正道前行。

证性词语接龙

  • 1、1.犹天年。自然的寿数。
  • 2、1.犹性行。
  • 3、1.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 2.生命。 3.本性。
  • 4、器材、物品具有的功能:性能良好。
  • 5、1.性情喜好。僻,通"癖"。
  • 6、1.性情脾气。 2.志气。
  • 7、1. 即生殖器官。如:性器官。
  • 8、1.人的禀性和气质。 2.思想感情。 3.性格,脾气。
  • 9、1.性情志趣。
  • 10、1.战国时孟子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 11、1.本性的爱好与崇尚。
  • 12、1.天分,悟性。 2.佛教称众生的根性心识。
  • 13、1.性情的表现形式。
  • 14、1.关心。
  • 15、1.本性,气质。 2.指形状。 3.性格,脾气。
  • 16、1.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 17、1.习性,习惯。
  • 18、1. 生殖腺,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
  • 19、1.佛教语。性指事物的本质,相指事物的表象。
  • 20、1.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
  • 21、1.本性与行为。
  • 22、1. 对性或两性相互作用的研究,尤指人类。
  • 23、1.犹义理。
  • 24、1.佛教语。谓习性﹑乐欲。 2.对性行为的欲望。

证性的相关查询

证性的意思解释、证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