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ù yín  ]
  • ㄎㄨˋ 一ㄣˊ
  • OL QVY

库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国库之银。

⒉  旧时国家通用之银,以库平计其重量,故名。

引证解释

⒈  国库之银。

《宋史·张亢传》:“御史 梁坚 劾 亢 出库银给牙吏往 成都 市易,以利自入。”

⒉  旧时国家通用之银,以库平计其重量,故名。参见“库平”。

《清会典事例·户部·库藏》:“各省批解库银,请先咨都察院,当经降旨准行。”

国语辞典

⒈  国库的银钱。

《宋史·卷三二四·张亢传》:「御史梁坚劾亢出库银给牙吏往成都市易,以利自入。」

⒉  旧时国家通用之银,以库平为其计重单位。

库银(ku yin)同音词

  • 1、苦因[kǔ yīn ]

    1. 肉体或思想上持续痛苦或失望(如疾病或损失)的原因。

  • 2、苦吟[kǔ yín ]

    1.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 3、枯吟[kū yín ]

    1.犹苦吟。

库银词语接龙

  • 1、1.银印和绿绶。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泛指高官。
  • 2、1.银饰的马鞍。 2.代指骏马。
  • 3、1.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
  • 4、1.亦作"银榜"。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 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 5、1.犹钱包。
  • 6、1.亦作"银杯"。亦作"银杯"。 2.银质酒杯。 3.银质杯形礼器。一种奖品。参见"金杯"。
  • 7、1.笔管饰银的笔。
  • 8、1.指白银和其他财物。 2.银制的货币。
  • 9、1.银质的官印。
  • 10、1.见"银罂"。
  • 11、1.指飞机(多含喜爱意)。
  • 12、1.一种银质酒器。
  • 13、1.鱼名。俗称面条鱼。鱼体细长﹐光滑﹐无鳞﹐白色﹐微透明。头平扁﹐口大。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湖泊。 2.见"银鱼符"。
  • 14、俗称“大洋”。大型银币。16世纪末从外国流入。19世纪中叶中国开始自己铸造。1910年被定为中国的主币,名称为“圆”,重七钱二分,成色九成。1933年改称“元”。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
  • 15、1.亦作"银元"。俗称"洋钱"。俗称"洋钿"。俗称"大洋"。 2.银质圆形货币的通称。
  • 16、1.银印。其文曰章。汉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隋唐以后官不佩印﹐只有随身鱼袋。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亦简称银章。
  • 17、1.见"银獐"。
  • 18、1.锡杖的美称。
  • 19、1.帝王诏书的美称。
  • 20、1.银元宝或银辅币兑换银元的贴补﹑折扣。
  • 21、1.指细笔划的篆书。 2.指针灸用针。
  • 22、1.银色的钲。 2.比喻圆月。
  • 23、1.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 24、1.涂有银粉的纸。 2.方言。钞票。

库银的相关查询

库银的意思解释、库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