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pínɡ  ]
  • ㄕˋ ㄆ一ㄥˊ
  • AA WTFW

式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式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式凴”。依靠,依附。

《明史·李贤传》:“此 尧 舜 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
清 赵翼 《哭伟儿》诗:“仿佛幽魂尚式凴,微风入户闪孤灯。”

式凭(shi ping)同音词

  • 1、市平[shì pínɡ ]

    1.谓市场物价稳定。 2.王莽新朝在各地市场所规定的标准价格。在每季的第二个月,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分上﹑中﹑下三等,称为"市平"。 3.旧时民间授受银两所用的一种衡量标准。

  • 2、诗评[shī pínɡ ]

    1.对诗的评论。 2.作为评论诗的一种著作名称。如宋严羽《沧浪诗话》有《诗评》篇﹔清查慎行有《初白庵诗评》。 3.南朝梁锺嵘所著《诗品》的别称。

  • 3、石屏[shí pínɡ ]

    1.石制屏风。 2.壁立如屏的山石。

  • 4、石枰[shí pínɡ ]

    1.石棋盘。

  • 5、食苹[shí pínɡ ]

    1.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 6、食萍[shí pínɡ ]

    1.见"食苹"。

  • 7、食蓱[shí pínɡ ]

    1.见"食苹"。

  • 8、时平[shí pínɡ ]

    1.时世承平。

  • 9、时评[shí pínɡ ]

    1.指报刊上评论时事的文章。

  • 10、史评[shǐ pínɡ ]

    1.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着;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式凭词语接龙

  • 1、1.倚天。
  • 2、1.胸怀愤懑。 2.凭依其心。
  • 3、相信;信赖:如此小人,岂可凭信|认真读书的人,一不可倚仗选本,二不可凭信标点。
  • 4、1.借指地方长官。古时地方长官乘坐横轼作熊形的车,故称。
  • 5、1.犹言凌空。
  • 6、1.犹凭证。
  • 7、1.依托妖言。
  • 8、倚靠;依据:你这样说,有何凭依?
  • 9、1.愤懑抑郁。
  • 10、1.依仗;倚托。 2.倚靠。将身体靠在他物之上。
  • 11、亿1.犹满怀。亿,通"臆"。
  • 12、1.支持辅佐。
  • 13、1.谓凭主观推测立说。
  • 14、1.身份证。
  • 15、1.依据瑞应。
  • 16、1.官府发给的凭证。
  • 17、1.守愚。
  • 18、1.依赖,依靠。
  • 19、1.由官方发给的证件﹑执照。
  • 20、1.证据。
  • 21、1.犹凭心。
  • 22、1.倚重。
  • 23、1.乘舟;操舟。
  • 24、1.见"凭准"。

式凭的相关查询

式凭的意思解释、式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