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ì biàn  ]
  • ㄓˋ ㄅ一ㄢˋ
  • RF UYU

质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质辨”。

⒉  质疑辩论。

⒊  指质正分辩。

⒋  对质讯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质辨”。

⒉  质疑辩论。

《新唐书·刘子玄传》:“宰相 宋璟 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时有质辨,剖析毫髮,议论蠭起,羣疑豁如。”

⒊  指质正分辩。

《平山冷燕》第五回:“山显仁 质辩道:‘天子宠爱,岂独宠爱老臣一人?’”

⒋  对质讯辩。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四折:“兀那 张鼎,我还要阎王殿下攀告你来,挐去质辨。”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谢云》:“遂闻堂上呼 谢云,则一武夫,冠带而前,质辩良久。”

质辩(zhi bian)同音词

  • 1、擿辨[zhì biàn ]

    1.剔抉辨明。

  • 2、至辨[zhì biàn ]

    1.具有极高辨别能力的人。

  • 3、制鞭[zhì biān ]

    1.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4、制变[zhì biàn ]

    1.犹言应变。

  • 5、治变[zhì biàn ]

    1.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 6、治辨[zhì biàn ]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7、治辩[zhì biàn ]

    1.见"治辨"。

  • 8、忮辩[zhì biàn ]

    1.强辩。

  • 9、支边[zhī biān ]

    1.支援边疆建设。

  • 10、知辩[zhī biàn ]

    1.才智和辩才。

质辩词语接龙

  • 1、1.雄辩。
  • 2、1.辩解遮掩。
  • 3、1.遍告﹐通告。辩﹐通"徧"。
  • 4、1.鸟名。鹦鹉的别称。
  • 5、能言善辩:捷敏辩给|太叔广甚辩给。
  • 6、①为了保护别人或自己,提出理由、事实来说明某种见解或行为是正确合理的,或是错误的程度不如别人所说的严重:不要替错误行为~ㄧ我们要为真理~。 ②法院审判案件时被告人为自己申辩或辩护人为被告人申辩:~人 ㄧ~律师。
  • 7、1.擘划﹐谋划。
  • 8、1.聪明而富于辩才。
  • 9、1.聪明而富于辩才。
  • 10、1.辨疑解惑。辩﹐通"辨"。
  • 11、1.辩难诘问。
  • 12、能言善辩,才思敏捷:机警辩捷|发言辩捷。
  • 13、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事实俱在,无论怎么~也是没有用的。
  • 14、1.辩论的依据。
  • 15、1.辨明裁决。辩﹐通"辨"。
  • 16、1.诡辩。
  • 17、1.俊辩﹐雄辩﹐辩才出众。
  • 18、1.犹说客。
  • 19、1.谓善于辞令﹐能言善辩。 2.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 20、1.分清物类。辩﹐通"辨"。
  • 21、1.申辩﹐申理。
  • 22、1.指言辞或文辞华美绮丽。
  • 23、1.言辞流利﹐能言善辩。
  • 24、1.列举理由加以分辩。

质辩的相关查询

质辩的意思解释、质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