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 mèi  ]
  • ㄜ ㄇㄟˋ
  • BS VNH

阿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阿谀奉承。

引证解释

⒈  阿谀奉承。

汉 王逸 《九思·悯上》:“众多兮阿媚,骪靡兮成俗。”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阿媚曲从,以水济水,君举虽谬,而諂笑赞美。”
《明史·宦官传二·王体乾等》:“尝疑选人 钱受益、黄愿素 为 钱谦益、黄尊素 兄弟,欲并禁錮,其阿媚 忠贤 如此。”
《天讨·观鲁<山东省讨满州檄>》:“朱子 生当 南宋,目击 女真 之祸,犹以阿媚君权之语释之, 中国 安得不亡乎?”

国语辞典

⒈  奉承曲从。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吕强传》:「阿媚之臣,好献其私。」

阿媚(a mei)同音词

  • 1、阿没[ā méi ]

    1.何﹐什么。

  • 2、阿妹[ā mèi ]

    1.妹妹。

  • 3、阿昧[ā mèi ]

    1.谓偏袒隐蔽罪过。

阿媚词语接龙

  • 1、1.取悦,取宠。
  • 2、1.语出《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晏集解引孔安国"奥,内也,以喻近臣也。灶,以喻执政也。"后用以喻阿附权贵。
  • 3、1.谓娟柔的字体。
  • 4、1.鹤子草的别名。
  • 5、1.讨好迎合。
  • 6、1.阿谀奉承的言语。
  • 7、1.指巫蛊邪术。 2.谄媚之术。
  • 8、1.传为鹤子草所生之蝶。
  • 9、1.谄媚迎合。
  • 10、奉承谄媚的本质:奴颜媚骨。
  • 11、1.爱悦。
  • 12、1.谓以美色迷惑人。
  • 13、1.容貌﹑声音妩媚动人。
  • 14、1.谓春景。 2.美好的景物。
  • 15、1.娇美。
  • 16、1.娇美。
  • 17、1.犹徐徐。缓慢貌。 2.美好貌。
  • 18、1.妩媚动人的气质。
  • 19、1.晋王嘉《拾遗记.吴》:"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絶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如无隔,惟香气不通于外。为四人合四气香……故有朝姝香﹑丽居香﹑洛珍香﹑洁华香。亮每游,此四人皆同舆席,来侍皆以香名前后为次,不得乱之。所居室名为'思香媚寝'。"后以"媚寝"为焚香之典。
  • 20、1.谄媚阿曲。
  • 21、1.优美动人的意趣。
  • 22、1.柔顺奉承。
  • 23、1.取悦于人的神态。
  • 24、1.取悦主上。

阿媚的相关查询

阿媚的意思解释、阿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