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nɡ fān  ]
  • ㄐ一ㄥ ㄈㄢ
  • NYIY MHW

惊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骏马名。

引证解释

⒈  骏马名。 晋 崔豹 《古今注·杂记》:“惊帆。

曹真 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马曰惊帆、飞黄、肃爽。”
清 郑澍若 《虞初续志·吴陈琰<瞽女琵琶记>》:“女子笑曰:‘且休!今夜令若获金一斤足矣。’遂别。望女子行若惊帆急足,不得已归。夜中果获金一斤。”

惊帆(jing fan)同音词

  • 1、旌繁[jīnɡ fán ]

    1.车马的饰物。旌﹐车的旗饰;繁﹐马缨。

  • 2、旌幡[jīnɡ fān ]

    1.见"旌旛"。

  • 3、旌旛[jīnɡ fān ]

    1.亦作"旌幡"。 2.泛指旗帜。

  • 4、惊犯[jīnɡ fàn ]

    1.惊动冲撞。

  • 5、秔饭[jīnɡ fàn ]

    1.粳米作的饭。

  • 6、荆凡[jīnɡ fán ]

    1.西周时代的荆国(楚国)和凡国。荆国初建于今湖北省西部荆山一带;凡国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凡﹐国名﹐在汲郡共县。"后以"荆凡"比喻存亡无定。

  • 7、警犭[jǐnɡ fǎn ]

    1.受过训练﹐能助人作侦捕戒备等事的狗。亦比喻受人豢养而为人做事的人。常含贬意。

惊帆词语接龙

  • 1、用棉纱或亚麻等织成的一种粗厚的布,用来做帐篷、行军床、衣服、鞋等。
  • 2、利用风力张帆行驶的船。
  • 3、1.帆顶。
  • 4、1.疾风,暴风。
  • 5、1.指帆篷。
  • 6、1.指船帆受风而鼓起的部分。
  • 7、1.航海。
  • 8、1.亦作"帆檝"。 2.船帆和桨。多泛指船只。
  • 9、1.见"帆楫"。
  • 10、1.帆篷的下部。亦借指帆篷。
  • 11、1.船上用的,尤其是用来操纵帆或支持桅杆或帆桁的绳索和链条。
  • 12、1.帆受风时的推动力。
  • 13、1.帆篷。 2.借指帆船。
  • 14、1. 靠桅杆支撑、以绳索牵拉张开或收起的篷布。
  • 15、〈书〉船上挂帆的杆子,借指船只:~林立。
  • 16、1.指帆篷张挂之势。 2.指帆船行进之势。
  • 17、1.系帆的绳,用以升降船帆和控制受风。又名篷索。
  • 18、1.帆篷。
  • 19、1.船帆。旧时船帆或以席为之,故称。
  • 20、1.指帆篷。
  • 21、1.指帆船去远而模糊的形象。 2.帆篷的影子。
  • 22、布床行军床。
  • 23、板运动借助风帆力量,驾驭无舵、无坐舱船只滑行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帆板有板体、帆杆、三角帆和带有万向节的桅杆组成。比赛办法与帆船运动相似。
  • 24、船运动利用风帆力量驾驭小而轻的单桅船在规定距离内比赛航速的一项水上运动。帆船分稳向板帆艇和龙骨帆艇两类。比赛共进行七场,选其中六场最好成绩计算每条帆船的总分,得分少者为优胜。

惊帆的相关查询

惊帆的意思解释、惊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