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ènɡ wǔ  ]
  • ㄓㄥˋ ㄨˇ
  • GHD TFJ
  • 名词

正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中午十二点。

high noon;

引证解释

⒈  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

唐 李廓 《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一:“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人又言二月朔日正午有日华,而人愈不得见。”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国语辞典

⒈  中午十二点钟。

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天到晚,只吃两顿饭,每日正午一顿饭,黑天七点钟一顿。」

中午 午时

英语翻译

midday, noon, noonday

德语翻译

midi

法语翻译

Mittag (S)​, Mittagszeit (S)​

正午(zheng wu)同音词

  • 1、政务[zhènɡ wù ]

    1.行政事务。泛指国家的管理工作。

  • 2、正屋[zhènɡ wū ]

    1.位于正中的主体部分的房屋。与厢房相对。

  • 3、正务[zhènɡ wù ]

    1.正事。 2.正业。

  • 4、正误[zhènɡ wù ]

    1.勘正错误。

  • 5、拯物[zhěnɡ wù ]

    1.犹济世。

  • 6、争骛[zhēnɡ wù ]

    1.争相追逐;争相驱驰。

  • 7、证物[zhènɡ wù ]

    1.指能证明有关事实的物品。

  • 8、证悟[zhènɡ wù ]

    1.参悟。

  • 9、郑五[zhènɡ wǔ ]

    1.唐郑綮。因排行第五,故称。 2.指郑五歇后体。

  • 10、郑舞[zhènɡ wǔ ]

    1.亦作"郑儛"。 2.春秋战国时郑国的舞蹈。

正午词语接龙

  • 1、1.揭报正午的时牌。借指正午。
  • 2、1.正午的号炮。旧时有的都市于每天正午鸣炮一响﹐作为定时的标准。
  • 3、1.上午。
  • 4、1.见"牛桥庄"。
  • 5、1.午睡。
  • 6、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2.干支逢午的日子。 3.中午。
  • 7、1.午饭。
  • 8、1.南方的上空。 2.中午。
  • 9、1.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2.半夜。
  • 10、1.中午的集市。语本《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2.旧时上海交易所中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交易。上午称早市,下午称午市。
  • 11、1.夏季中午的暑热﹑炎气。
  • 12、1.午饭后睡觉休息。
  • 13、1.干支纪年法逢"午"之年。十二生肖午属马,即马年。
  • 14、1.中午。
  • 15、1.交错杂沓的样子。
  • 16、1.旧俗阴历五月每日中午用以祭祀的香。
  • 17、1.午饭。
  • 18、1.中午的炎气。
  • 19、1.中午上课的学校。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所办的补习学校之一。
  • 20、1.午饭后休息。
  • 21、1.午时官吏集于衙门,排班参见上司。亦用以形容午间群蜂飞集蜂房之状。
  • 22、1. 指在中午时分举行的宴会。
  • 23、1.半夜。
  • 24、1.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

正午的相关查询

正午的意思解释、正午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