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i shǔ  ]
  • ㄅㄞˇ ㄕㄨˇ
  • SRG LFTJ

柏署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御史官署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御史官署的别称。参见“柏臺”。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载。”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朝夕詔书还柏署,行看飞隼集高枝。”

柏署(bai shu)同音词

  • 1、白书[bái shū ]

    1.削去树皮﹐在白色树干上写的字。 2.禀告;陈述。

  • 2、白鼠[bái shǔ ]

    1.传说中的百年老鼠。 2.鼹鼠的俗称。

  • 3、白术[bái shù ]

    多年生草本。其根状茎为中药。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可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

  • 4、百疏[bǎi shū ]

    1.见"百蔬"。

  • 5、百蔬[bǎi shū ]

    1.亦作"百疏"。 2.各种蔬菜。

  • 6、百数[bǎi shù ]

    1.犹言上百个。

  • 7、拜书[bài shū ]

    1.写信给别人的敬词。

  • 8、拜疏[bài shū ]

    1.上奏章。

  • 9、拜署[bài shǔ ]

    1.拜除,任命。

柏署词语接龙

  • 1、1.谓授职拜官。
  • 2、1.开列姓名﹐张榜示人。
  • 3、1.题字于碑额。
  • 4、1.泛指官署。
  • 5、1.记录。
  • 6、1.署名于章奏。
  • 7、1.签署劵约。
  • 8、代理或兼任官职:署理五河县事|上头委派人来署理。
  • 9、1.在书信﹑文稿或文件上签上或打印上名字。
  • 10、1.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
  • 11、1.暂摄原任。
  • 12、1.代理或兼摄。
  • 13、1.处理公事或代理职事。
  • 14、1.在文件末尾签署。
  • 15、1.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 16、1.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 17、1.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18、1.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 19、1.谓任用官吏。
  • 20、1.即薯蓣。通称山药。
  • 21、1.署理官职。
  • 22、1.部署设置。常指选用官吏。
  • 23、1.署印。因官印皆刻篆文﹐故名。
  • 24、1.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

柏署的相关查询

柏署的意思解释、柏署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