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ānɡ zuì  ]
  • ㄉㄤ ㄗㄨㄟˋ
  • IV LHD

当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应该抵罪;抵罪。

⒉  谓罚当其罪。

引证解释

⒈  谓应该抵罪;抵罪。 《左传·襄公十九年》:“郑子孔 之为政也专,国人患之,乃讨 西宫 之难与 纯门 之师。

子孔 当罪,以其甲及 子革、子良氏 之甲守。”
杨伯峻 注:“当罪,古代刑法术语。 《汉书·刑法志》:‘以其罪名当报之。’”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若是受了他买告咱当罪,若是有证见便承伏。”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小人并然不敢,若有证见,小人便当罪。”

⒉  谓罚当其罪。

《管子·问》:“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
尹知章 注:“所刑皆当其罪,故人不交相讼。”
《荀子·君子》:“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

当罪词语接龙

  • 1、1.罪罚。 2.罪行的责任。
  • 2、1.佛教谓罪孽能障碍诸善﹐因称为"罪障"。
  • 3、1.古代官吏因罪降调或流放。
  • 4、1.指犯罪的迹象。
  • 5、1.犯罪的证据。
  • 6、1.治罪;以罪处死。
  • 7、1.主犯。
  • 8、罪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陷罪的罪状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在日常语言中,用以指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如说:“该犯的罪状令人发指”。
  • 9、1.归罪;连坐。
  • 10、1.罪状;罪名。
  • 11、1.罪责毁谤。
  • 12、1.罪恶的报应。
  • 13、1.刑罪。
  • 14、1.因罪被黜。
  • 15、罪行和过错。
  • 16、1.犯罪作恶的同伙。
  • 17、1.犹诬赖。
  • 18、1.佛教语。谓拔脱引渡于罪孽之中。
  • 19、1.指犯罪的行为。 2.指坏事﹐错事。
  • 20、1.惩办;处罚。
  • 21、1.罪罚。
  • 22、亦称“犯人”。被法院定罪处刑,而且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人。
  • 23、1.因罪流放。
  • 24、1.罪责;过失。

当罪的相关查询

当罪的意思解释、当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