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ǐ dìnɡ  ]
  • 一ˇ ㄉ一ㄥˋ
  • C PGH

以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言一定,必定。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一定,必定。按以上三例之“以定”,一本均作“一定”。

《水浒传》第十四回:“我看那厮不是良善君子,以定是醉了,就便睡着。”
《水浒传》第二一回:“我猜着你俩箇多时不见,以定要早睡,收拾了罢休。”
《水浒传》第二九回:“﹝ 武松 ﹞心中自忖道:‘这箇大汉,以定是 蒋门神 了。’”

国语辞典

⒈  一定。也作「定拟」、「拟定」、「已定」。

《水浒传·第一五回》:「庄客道:『小人把米与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见保正。』晁盖:『以定是嫌少。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

以定(yi ding)同音词

  • 1、一丁[yì dīnɡ ]

    1.一个成年男子。 2.《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窦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窦说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说》﹐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个字'﹐乃作此个字。因知个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 3.一枚钉子。

  • 2、一饤[yí dìnɡ ]

    1.犹一盘。

  • 3、一定[yí dìnɡ ]

    1.一经制定;一经确定。 2.固定不变;注定。 3.规定的,确定的。 4.必然;确实无疑。 5.表示坚决。多用于第一人称。 6.某种程度的;适当的。 7.特定。 8.犹统一。

  • 4、臆定[yì dìnɡ ]

    1.主观地断定。

  • 5、已定[yǐ dìnɡ ]

    1.既定。 2.一定。

  • 6、议鼎[yì dǐnɡ ]

    1.汉武帝时汾阴出宝鼎﹐群臣上寿贺帝曰﹕"陛下得周鼎。"吾丘寿王独曰非周鼎。武帝召而问之。寿王曰﹕"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事见《汉书.吾丘寿王传》。后以"议鼎"为称人才识卓异之典。

  • 7、议定[yì dìnɡ ]

    1.商议决定。 2.谓疑议有定论。

  • 8、衣顶[yī dǐnɡ ]

    1.清代标志功名等级的衣服和顶戴。亦借指功名。

  • 9、意定[yì dìnɡ ]

    1.猜定。

  • 10、义丁[yì dīnɡ ]

    1.旧指抗暴自卫的地方组织的兵丁。

以定词语接龙

  • 1、1.改正。
  • 2、1.一定的主张。 2.断定。
  • 3、树苗在苗圃里生长1-2年后移植到固定的地方,也指蔬菜秧苗生长到一定时间或程度后移植到田地里。
  • 4、1.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2.停顿;止息。 3.犹定准。
  • 5、①把建筑工程的位置设在(某地):轿车总装厂~武汉。 ②固定的住址:他成年东跑西颠,没有个~。
  • 6、1.集中意志;专心。 2.立志;决意。
  • 7、1.拟定制度或法式。 2.确定的制度﹑规则。
  • 8、1.固定不变的性质。 2.固定的形态。 3.指固体物质。
  • 9、1.固定的住处。
  • 10、①(~儿)确定的标准:工作要有个~,不能各行其是。 ②一定;肯定:你看见了~满意ㄧ究竟派谁去,现在还没~。
  • 11、1.审定着录;写定。
  • 12、电动机和发电机中,跟转子相应而固定在外壳上的部分。
  • 13、1.固定的踪迹,住处。
  • 14、1.旧中国封建地租的一种。地主在出租土地时,规定佃户每年应交的确定数额的地租。
  • 15、审判机关认定某违法行为符合刑事法律规定的某个罪名。
  • 16、1.专为某人或某事制作(物品)。
  • 17、1.结为朋友。 2.停止;罢休。
  • 18、1. 轮廓或界限的清晰区分。如:一个清晰定界的问题。
  • 19、同‘订金’。
  • 20、集中视线:~细看。
  • 21、在某个地方固定地居住下来:回国~ㄧ~北京。
  • 22、①做最后决定:事情还没~,明天还可以再研究。 ②确定不移的形势:今年丰收已成~。
  • 23、1.一定的准则。 2.犹定所。
  • 24、1. 纺织时按规定的间隔放进或抽出。

以定的相关查询

以定的意思解释、以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