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ànɡ tánɡ  ]
  • ㄈㄤˋ ㄊㄤˊ
  • YT IPKF

放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施主在寺庙中普遍布施僧众以期消灾得福,叫“放堂”。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施主在寺庙中普遍布施僧众以期消灾得福,叫“放堂”。

《红楼梦》第六二回:“各庙中遣人去放堂捨钱。又另有 宝琴 之礼,不能备述。”

国语辞典

⒈  在佛寺中普遍的布施僧众。

《红楼梦·第六二回》:「各庙中遣人去放堂舍钱,又另有宝琴之礼,不能备述。」

放堂(fang tang)同音词

  • 1、放汤[fànɡ tānɡ ]

    1. 曲艺术语。北方说书演员用扣子失当,而未能使听众“入扣”,叫做放汤。参见“扣子”。

  • 2、放唐[fànɡ tánɡ ]

    1.指唐尧。

放堂词语接龙

  • 1、1.厅堂上的题额。
  • 2、1.旧时戏曲班社术语。指张挂于剧场内的剧目广告。大都悬于两廊的梁柱上,标示本场演出的剧目次序,并预告下一场的节目。
  • 3、1.厅堂和台阶。亦指宫内。 2.指朝廷。
  • 4、1.厅堂上的题额。
  • 5、1.一种质地稀疏的布。
  • 6、簿1.方言。旧时妓院中的帐簿。
  • 7、1.于公堂参谒上司。
  • 8、1.唐时政事堂的公膳。
  • 9、1.显示公堂威风的呼喊之声。
  • 10、1.明清时县里的属员对知县的尊称。
  • 11、1.正屋。
  • 12、1.亦作"堂?"。 2.堂及四周的廊屋。亦泛指屋宇。 3.比喻作品的意境和规模。
  • 13、1.堂兄弟的儿子,即堂侄。
  • 14、1.复姓。春秋时吴夫?奔楚,楚昭王封于堂溪,为堂溪氏。见《左传.定公五年》。《汉书.儒林传.颜安乐》有堂溪惠。 2.剑名。参阅《广雅.释器》。
  • 15、1.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北巴东﹑五峰等地,多为群众业余演出。演皮黄戏剧目,也演部分民间小戏。
  • 16、1.宫殿﹑厅堂阶下。 2.殿堂下的人。借指侍从。 3.神名。
  • 17、1.正厅。序﹐堂东西两壁之墙。 2.指代家庭。
  • 18、1.代指母亲。
  • 19、1.宋时宰相选拔任命官吏叫堂选。
  • 20、1.堂中坐席。代指殿堂﹑厅事。
  • 21、1.厅堂上的题额。
  • 22、1.亦作"堂檐"。 2.厅堂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 23、1.堂上之燕。《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己也。"后因以"燕雀处堂"为无远见而受害之典。
  • 24、1.母亲的叔伯姐妹。

放堂的相关查询

放堂的意思解释、放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