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ǐ yì  ]
  • ㄉ一ˇ 一ˋ
  • YQA YYR

诋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诋毁非议。

引证解释

⒈  诋毁非议。

清 谭嗣同 《上欧阳中鹄书》之十五:“至於不知者之詆议,则终无不詆议之时,亦诚不足道矣。”

诋议(di yi)同音词

  • 1、嫡裔[dí yì ]

    1.嫡系子孙。

  • 2、低抑[dī yì ]

    1.谓文辞收敛含蓄,不露锋芒。 2.指声音低沉而压抑。

  • 3、诋异[dǐ yì ]

    1.排斥异己。

  • 4、诋抑[dǐ yì ]

    1.诋毁﹑贬损。

  • 5、地一[dì yī ]

    1.神名。

  • 6、地衣[dì yī ]

    1.即地毯。 2.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 3.车前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 7、地宜[dì yí ]

    1.谓土地之所宜。不同的土质适宜于不同生物的生长。 2.地理之所宜。指地理环境或条件。

  • 8、地埶[dì yì ]

    1.见"地势"。

  • 9、帝义[dì yì ]

    1.指帝王的威仪尊严。

  • 10、递衣[dì yī ]

    1.谓轮流穿一件衣服。

诋议词语接龙

  • 1、1.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2、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3、1.讨论治军用兵。
  • 4、1.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5、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6、1.谋议侮弄。
  • 7、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8、1.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1.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10、1.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11、1.商议迎娶之事。
  • 12、1.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13、1.审议。
  • 14、1.非议之声。
  • 15、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16、1.议事之室。
  • 17、1.见"议谥"。
  • 18、1.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19、1.论议辩说。
  • 20、1.议论政事之堂。
  • 21、1.商讨。
  • 22、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23、1.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24、1.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诋议的相关查询

诋议的意思解释、诋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