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ròu  ]
  • ㄅㄞˊ ㄖㄡˋ
  • RRR MWW
  • 名词

白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大腿内侧的肉。

⒉  宋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⒊  白净的肌肤。

引证解释

⒈  大腿内侧的肉。

《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郑玄 注:“白肉,股里肉。”
孔颖达 疏:“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⒉  宋 代肉食品。指砧压去油之肉。亦泛指熟猪肉。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⒊  白净的肌肤。

沈从文 《阿金》:“说起这妇人, 阿金 管事就仿佛挨到了妇人的白肉,或亲着了妇人的脸,有说不出的兴奋快活。”

国语辞典

⒈  白嫩的皮肉。

如:「平常很少劳动、晒太阳的人,才能保有一身的白肉。」

⒉  大腿里部的肉。

《礼记·檀弓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
唐·孔颖达·正义:「云白肉,股里肉者,以股里白,故谓之白肉,非谓肉色白也。」

⒊  不加佐料的熟猪肉。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食店》:「又有误名之者,如呼熟肉为白肉是也,盖白肉别是砧压去油者。」

英语翻译

plain boiled pork

德语翻译

porc bouilli

白肉词语接龙

  • 1、1.比喻无能的人。
  • 2、1. 卖肉的商店。
  • 3、1.皮肤上生的颗粒状病变。 2.肉类切成的方形小块。
  • 4、1.以鱼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胶及调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种美味冻膏,冷配在肉或鱼的菜肴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肉、鱼或蔬菜的一种模型。2.一种冷菜,先将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烧熟压实后,再浇上肉冻而成。
  • 5、1.形容舞蹈者飞动之态。 2.道教指肉体飞升。
  • 6、1.指驼峰。
  • 7、1.肉干。 2.食品名。把瘦肉切成薄片﹐加调味品制成的肉干。
  • 8、1.指生父。
  • 9、1. 晒干的肉片(如牛肉)。
  • 10、1.谓肉体上给异性以诱惑的感觉。多指女性肢体而言。
  • 11、1. 供食用的鸽品种。
  • 12、1.用肉作成的浓汤。
  • 13、1.使白骨再生肌肉。比喻受人深恩。
  • 14、1.鸟类头顶上突起的肉质组织﹐红色或略带紫色﹐形状似冠﹐故名。
  • 15、又称“玉桂”。樟科。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叶互生或对生,长椭圆形。夏季开白色小花。果实球形,紫红色。原产中国,也见于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是重要经济植物。枝、叶、果实、花梗可提桂油,是香料和化妆品的原料。老树皮即“桂皮”,可入药,能温肾补火,祛寒止痛。
  • 16、1.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果又可分为浆果﹑柑果﹑瓠果﹑梨果﹑核果等。 2.肉豆蔻的别名。参见"肉荳蔻"。
  • 17、1.肉酱。
  • 18、1.比喻乐音洪润悦耳。 2.古代圆形玉器和钱币等的边和孔。肉﹐边;好﹐中间的孔。
  • 19、1.犹肉色。似人肌肤的红润之色。 2.中医药名。紫荆皮的别称。
  • 20、1.肉羹。
  • 21、1.犹肌肉。
  • 22、1.梵语嗢瑟尼沙的意译。释迦牟尼头顶有肉团隆起如髻﹐故称。为佛三十二相中的顶髻相。
  • 23、1.即趼子。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又称老趼。
  • 24、1.碎肉做成的糊状食品。 2.今亦以碎肉与酱拌炒者为肉酱﹐并用作比喻。

白肉的相关查询

白肉的意思解释、白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