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 cuì chū lèi  ]
  • ㄅㄚˊ ㄘㄨㄟˋ ㄔㄨ ㄌㄟˋ
  • RDC AYW BM OD
  • 成语

拔萃出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出类拔萃”。

⒉  谓高出众人。

引证解释

⒈  同“出类拔萃”。谓高出众人。

《三国志·吴志·程普黄盖传论》:“陈表 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北史·儒林传序》:“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 信都 刘士元、河间 刘光伯 拔萃出类,学通南北,博极古今,后生钻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亦作“拔萃出羣”、“拔类超羣”。 《后汉书·蔡邕传》:“曾不能拔萃出羣,扬芳飞文。”
元 汤式 《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羣,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

国语辞典

⒈  人才特出,超出众人之上。参见「出类拔萃」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

成语解释

拔萃出类

拔萃出类词语接龙

  • 1、1.复姓。汉有类犴反。见《史记.梁孝王世家》。
  • 2、1.分类编录。
  • 3、不同的种类;按种类的不同而做出的区别:这一章讨论土壤的~ㄧ~一栏中填写商品种类的名称。
  • 4、1.草名。
  • 5、1.分类造册。
  • 6、1.谓以类纂辑而成。
  • 7、1.指附属于宗族内的奴隶。 2.指善良的同类。
  • 8、1.分别列出。 2.大多出自。
  • 9、1.类祭。
  • 10、1.谓分类编次。
  • 11、1.谓分门别类依次相从。
  • 12、1.分类聚集。
  • 13、1.祭祀天帝。
  • 14、1.犹偏多。 2.犹大多。
  • 15、1.以类区别。
  • 16、1.谓同类互相感应。
  • 17、1.谓祭祀以上告天帝。
  • 18、1.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轻唇或舌头﹑舌上之异,叫做"类隔切"。隔者隔碍之谓,二者声不同类。故名。然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如"篇,芳连切","篇"属重唇音"滂"p〔p'〕母,"芳"属轻唇音"敷"〔f'〕母。其实古无轻唇和舌上音,"篇"和"芳"都是"滂"母。唐宋人不知古音,谓之"类隔",盖出于误会。
  • 19、1.类书的汇集。常用为类书名。如《唐类函》﹑《渊鉴类函》等。
  • 20、1.祭告天神。
  • 21、好像;近于:这个故事很离奇,~神话。
  • 22、1.谓代为会见。
  • 23、1.谓将相同或相关的汇集成一类。
  • 24、1.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

拔萃出类的相关查询

拔萃出类的意思解释、拔萃出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