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ū xiānɡ  ]
  • ㄓㄨ ㄒ一ㄤ
  • TFI YKK

朱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炎帝的别号。

引证解释

⒈  炎帝 的别号。

《吕氏春秋·古乐》:“昔古 朱襄氏 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 士达 作为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羣生。”
高诱 注:“朱襄氏,古天子 炎帝 之别号。”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有 庖羲 之八索,称 朱襄 之五絃。”
唐 刘允济 《天赋》:“軼 大庭 而包 太昊,孕 元頊 而掩 朱襄。”

朱襄(zhu xiang)同音词

  • 1、主相[zhǔ xiānɡ ]

    1.君主和相。 2.犹宰相。

  • 2、主项[zhǔ xiànɡ ]

    简单判断中反映断定的对象的概念。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就是主项。性质判断中的主项只有一个,关系判断中的主项有两个或更多,分别称为前主项、后主项,或第一主项、第二主项、第三主项……。如“浙江在江苏和福建之间”,“浙江”是第一主项,“江苏”是第二主项,“福建”是第三主项。

  • 3、助饷[zhù xiǎnɡ ]

    1.明末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 2.捐钱以补充军费。

  • 4、朱箱[zhū xiānɡ ]

    1.谓红色的车子。为显贵者所乘。

  • 5、朱象[zhū xiànɡ ]

    1.指尧子丹朱和舜异母弟象。皆为传说中的不肖子弟。

  • 6、诸相[zhū xiānɡ ]

    1.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外现的形态。

  • 7、驻想[zhù xiǎnɡ ]

    1.凝思。

  • 8、竹箱[zhú xiānɡ ]

    1.竹编的简便箱子。

  • 9、竹巷[zhú xiànɡ ]

    1.竹林中的小路。

  • 10、伫想[zhù xiǎnɡ ]

    1.久立凝思。

朱襄词语接龙

  • 1、1.帮助办理。
  • 2、1.古代六艺中五射之一。谓君臣同射时,臣退一尺地以让君,示尊鄙有别。
  • 3、1.旧时给死者灵牌安位时,请较有名望者在神主的"主"字一点上,点上朱墨,谓之点主,协助点主者称为襄点。
  • 4、1.旧时举行婚丧祭祀之礼时,协助主事者完成仪式。因亦用以称担任这种事情的人。
  • 5、1.协助办理。 2.旧时银行或较大企业中协助经理主持业务的职员。
  • 6、1.谓大水漫上丘陵。
  • 7、1.成事。语出《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杜预注:"雨而成事,若汲汲于欲葬。"后因以称下葬。 2.泛指办成事情。 3.帮助办事。
  • 8、1.徜徉。游荡貌。
  • 9、1.传说黄帝由方明﹑昌?﹑张若﹑謵朋﹑昆阍﹑滑稽等扈从,欲赴具茨山,见大隗神。行至襄城原野,七圣迷失,无从问路。"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牧马童子对答如流。黄帝赞许道:"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事见《庄子.徐无鬼》。后遂以"襄野"喻指受到帝王称赞的少年﹑童子。
  • 10、1.辅佐帮助。
  • 11、1.春秋郑襄公宗庙内的钟。
  • 12、1.辅佐;帮助。
  • 13、樊市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汉丹、焦枝、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襄隘道”门户,向为鄂北及豫、陕两省南部的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1949年始设市。人口63.2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襄阳城、夫人城、米公祠、习家池等。
  • 14、王梦1.传说楚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化云化雨于阳台。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神女赋》序。后遂以"襄王梦"为男女欢合之典。
  • 15、阳炮1.炮名。元攻襄阳时所用之炮。回回人亦思马因造。
  • 16、样节度1.唐时人对暴虐不法节度使的谑称。襄样,襄州式样。
  • 17、渝铁路从湖北襄樊经陕西安康到重庆。长850千米,其中襄樊至莫家营段57千米为汉丹铁路的一段。1973年通车。已电气化。是连接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干线之一。
  • 18、潒潒1.荡漾貌。
  • 19、迒陌1.布满兽蹄迹印的田间小路。
  • 20、迒蹄1.兽类的脚迹。
  • 21、閧端1.起哄而挑起事端。
  • 22、閧聚1.群集喧闹。
  • 23、閧闉1.里巷和瓮城。
  • 24、銗镂1.古铜器名。釜属。熟食器。

朱襄的相关查询

朱襄的意思解释、朱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