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ù wènɡ  ]
  • ㄈㄨˋ ㄨㄥˋ
  • STT WCG

覆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覆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覆瓮”。

⒉  倒置的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汉水 又东逕 万石城 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餘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
宋 沉辽 《左史洞》诗:“青天十亩地,巑岏如覆瓮。”

⒊  喻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只好用来盖瓮。参见“覆酱瓿”。见“覆瓮”。

《北史·韩麒麟传》:“昔 扬雄 著《太玄经》,当时不免覆瓮之谭,二百年外,则越诸子。”

国语辞典

⒈  著述没有价值,只足以盖酒瓮。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覆瓮(fu weng)同音词

  • 1、妇翁[fù wēnɡ ]

    1.妻父。

  • 2、富翁[fù wēnɡ ]

    拥有大量财产的人。

  • 3、凫翁[fú wēnɡ ]

    1.水鸭的颈毛。 2.雄鸡。

  • 4、涪翁[fú wēnɡ ]

    1.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 2.宋黄庭坚别号。

覆瓮词语接龙

  • 1、1.谓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 2、1.即空心菜。
  • 3、1.亦作"瓮城"。 2.城门外的小月城。 3.即铁瓮城。江苏镇江子城的别称。
  • 4、1.旧时一种面食。
  • 5、1.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即醯鸡。
  • 6、1.亦作"瓮虀"。 2.瓮装的黄齑(咸菜)。以喻薄禄。
  • 7、1.见"瓮齑"。
  • 8、1.犹瓮下。
  • 9、1.糖霜(冰糖)的品级名。
  • 10、1.亦作"瓮精"。 2.对嗜酒者的讥称。犹酒鬼。
  • 11、1.月城的门。
  • 12、1.晋毕卓嗜酒,常醉眠于瓮侧。事见《晋书》本传。后以"瓮眠"称醉眠。
  • 13、1.指酒。
  • 14、1.亦作"瓮器"。 2.瓮类容器。
  • 15、1.亦作"瓮人"。 2.古代对黑人的称呼。
  • 16、1.妄想。
  • 17、1.瓮中所观的天。谓局促在极狭小的地方,识见短浅。
  • 18、1.穿井用薄皮蒙瓮口置于井中,可听地下远处音响,以防敌人挖掘地道,谓之"瓮听"。
  • 19、1.酒瓮的口。 2.刚酿成的酒。
  • 20、1.泛指陶器。
  • 21、1.谓醉于酒瓮下。
  • 22、1.犹泛滥。
  • 23、1.陶制容器,口小腹大。《方言》第五:"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
  • 24、用破瓮做的窗户。指贫穷人家:瓮牖绳枢之子,fd42隶之人。

覆瓮的相关查询

覆瓮的意思解释、覆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