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í lì  ]
  • ㄓˊ ㄌ一ˋ
  • BK GKR

职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旧指地位低下的官吏。

《后汉书·卓茂传》:“﹝ 茂 ﹞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
唐 袁高 《茶山》诗:“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职吏(zhi li)同音词

  • 1、楖枥[zhì lì ]

    1.见"楖栗"。

  • 2、楖栗[zhì lì ]

    1.亦作"楖枥"。 2.木名。可为杖。后借为手杖﹑禅杖的代称。

  • 3、枝离[zhī lí ]

    1.支离,残缺。

  • 4、直理[zhí lǐ ]

    1.犹正道。

  • 5、直立[zhí lì ]

    1.立身正直。 2.挺直站立。

  • 6、直隶[zhí lì ]

    1.直接隶属。 2.旧省名。相当于今河北省。明成祖迁都,以南京为南直隶,北平为北直隶。清初以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公元1928年改为河北省。

  • 7、执礼[zhí lǐ ]

    ①执守礼制;掌赞礼之事:昔周公处谦卑士,执礼以治天下。 ②对人有礼节:他对长辈执礼甚恭。

  • 8、駤戾[zhì lì ]

    1.蛮横凶暴。

  • 9、枳篱[zhǐ lí ]

    1.枳木篱笆。

  • 10、轵里[zhǐ lǐ ]

    1.即轵深井里。 2.借指聂政。

职吏词语接龙

  • 1、1.谓当差期满。
  • 2、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 3、1.为政的才能。 2.指有为政才能的人。
  • 4、1.为政的才干。
  • 5、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 6、1.随从的士卒。
  • 7、1.作官的道路。 2.为政之道。
  • 8、1.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 9、1.公文。
  • 10、1.指吏胥的弊害。
  • 11、1.犹吏隐。
  • 12、1.官吏的员额。
  • 13、1.官府的法令。
  • 14、1.为政的方略。
  • 15、1.唐宋时中书省﹑门下省均设吏房。掌官吏任免﹑升降﹑赏罚及差官文书等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宋史.职官志一》。
  • 16、1.官吏的俸禄。
  • 17、1.亦作"吏干"。 2.为政的才干。
  • 18、1.指祠官。古代掌管祭祀﹑祠庙的官员。
  • 19、1.官吏之家。
  • 20、1.官吏的节操。
  • 21、1.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借指官职。
  • 22、1.官署名。明清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明初属通政司,清属都察院。
  • 23、1.对官吏政绩的考核。
  • 24、1.指为政之道。 2.指官吏理事的才能。

职吏的相关查询

职吏的意思解释、职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