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è kēnɡ  ]
  • ㄜˋ ㄏㄤˊ
  • RDB KYW

扼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气逆于喉。

⒉  自缢。

⒊  喻控制要害部位。

引证解释

⒈  气逆于喉。

宋 陆游 《南唐书·刘仁赡传》:“世宗 復亲征…… 朱元、朱仁裕、孙璘 皆降 周,仁赡 闻之,扼吭愤叹。”

⒉  自缢。

清 钮琇 《觚賸·碧血》:“﹝ 黄陶庵 先生﹞乙酉,城破,投笔慷慨,扼吭而死。”

⒊  喻控制要害部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合谮》:“怪得鯫生多倒颠,须知扼吭制人先。”
《明史·朱燮元传》:“且内激 藺州 必死之鬭,外挑 水西 扼吭之嫌,兵端一开,未易猝止,非国家久远计。”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制千字诏》:“扼吭破竹,夺隘拔毛,步匝稳固,轻鋭健豪。”

国语辞典

⒈  气逆于喉。

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三·刘仁赡列传》:「朱元、朱仁裕、孙璘,皆降周,仁赡闻之,扼吭愤叹。」

⒉  比喻制其要害。

明·叶宪祖《鸶?记·第一一出》:「怪得鲰生多倒颠,须知扼吭制人先。」

⒊  上吊、自缢。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契丹差军防护景延广归契丹,行至陈桥止宿,延广扼吭而死。」

扼吭词语接龙

  • 1、1.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地方。
  • 2、1.见"吭哧"。
  • 3、①因用力而不自主地发出声音:他背起一麻袋粮食~~地走了◇他~了好几天才写出这篇作文。 ②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他~了半天我也没有听明白。
  • 4、1.见"吭哧"。
  • 5、1.[小孩儿]发出似哭非哭的声音。如:别吭唧了!要买什么说出来好了。2.说话吞吞吐吐。如:他吭吭唧唧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
  • 6、1.润泽貌。
  • 7、1.象声词。形容器物撞击震动声。
  • 8、(~儿)吭声:我怕老人知道了不高兴,一直没敢~ㄧ不管你怎么追问,他就是不~。
  • 9、1.喉咙,嗓子。
  • 10、(~儿)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任凭她说什么你也别~ㄧ他受了很多累,可是从来也不吭一声。
  • 11、1.咽喉与头。比喻要害之地。
  • 12、1.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 13、1.咽喉与胸膛。
  • 14、1.叹词。表惊讶。
  • 15、吃吃1.象声词。形容说话吃力,吞吞吐吐。
  • 16、坑赵1.史载,秦将白起破赵,活埋赵降卒四十万人。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后遂以"坑赵"为杀降的典实。
  • 17、坑子坑①:水~。
  • 18、硁鄙1.浅薄鄙陋。
  • 19、硁执1.犹固执。
  • 20、牼翟1.战国时宋牼和墨翟的并称。
  • 21、铿纯1.形容声音洪亮和谐。 2.指洪亮和谐的声音。
  • 22、铿尔1.象声词。形容金石玉木等所发出的洪亮声。 2.形容声音洪亮。
  • 23、铿拊1.指弹奏。
  • 24、铿轰1.形容声音洪亮。 2.指洪亮的声音。

扼吭的相关查询

扼吭的意思解释、扼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