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ǔ zhōnɡ  ]
  • ㄨˇ ㄓㄨㄥ
  • GG QKHH

五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五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五鐘”。为青钟、赤钟、黄钟、景钟、黑钟五种。古代乐器。见“五钟”。

《管子·五行》:“昔 黄帝 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
《尚书大传》卷一:“天子左五钟,右五钟。天子将出,则撞黄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左五钟皆应。”
唐 张说 《享太庙乐章·太和》:“玉节《肆夏》,金鏘五鐘。”

五钟(wu zhong)同音词

  • 1、污种[wū zhǒnɡ ]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后因谓子孙玷污家世名声者为"污种"。

  • 2、无终[wú zhōnɡ ]

    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 2.三国魏田畴志行卓越,隐居无终山。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3.古代山戎国名。春秋时分布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东,后迁至河北省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而得名。

  • 3、无种[wú zhǒnɡ ]

    1.没有种子。 2.犹言绝后代。 3.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

  • 4、物种[wù zhǒnɡ ]

    简称“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属之下。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 5、五中[wǔ zhōnɡ ]

    ①五脏:经脉之道,五中所主。 ②借指内心:感发五中。

  • 6、五衷[wǔ zhōnɡ ]

    1.同"五中"。 2.五脏。亦指内心。

  • 7、五种[wǔ zhǒnɡ ]

    1.五种谷物。

  • 8、五众[wǔ zhònɡ ]

    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 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 9、吴中[wú zhōnɡ ]

    1.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五钟词语接龙

  • 1、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因南京古称“金陵”,又称“金陵山”;又因山石呈紫红色,阳光照映呈紫金色,故又名“紫金山”。有三峰,中峰最高,海拔448米。西峰建有天文台。名胜古迹有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2、1.乐钟声和相应和的笙乐。
  • 3、1.古乐官名。掌击钟奏乐。 2.泛指击钟之乐师。
  • 4、1.(今读dàn)容量单位。一钟受六斛四斗﹐一石受十斗。钟磬。
  • 5、1.周代设色之工﹐掌染羽。
  • 6、1.悬钟之室。 2.特指韩信被杀的长乐钟室。
  • 7、1.晩明文学家锺惺﹑谭元春的并称。
  • 8、1.钟与鼗。俱古乐器。
  • 9、1.植物名。
  • 10、1.犹言小时。指六十分钟。
  • 11、1.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 12、1.神名。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左传.隐公十一年》﹕"公(鲁隐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焦循《春秋左传补疏.隐公十一年》﹕"盖巫能降神﹐神物凭之﹐即巫以为神﹐故即名其神钟巫。尹氏主之者﹐所谓家为巫史也。隐公祷而得归﹐遂亦信而立为祭主。"一说祭名。
  • 13、1.关押有罪官员的特别监狱。
  • 14、1.谓得福。
  • 15、1.谓蓄洪和放水。
  • 16、1.钟情﹐感情专注。
  • 17、1.古钟面隆起的饰物。在钟带间﹐其状似乳﹐故称。 2.钟乳石。
  • 18、特别疼爱:自幼聪慧,倍受钟爱。
  • 19、1.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的原理制成的﹐左右摆动﹐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作用﹐使指针以均匀的速度转动。
  • 20、1.撞钟和唱诵经文声。
  • 21、1.钟和云板。旧时权贵之家或僧寺敲击以报时或集众。钟﹐通"钟"。
  • 22、1.即钟表。
  • 23、1.钟和表的总称。
  • 24、1.即镈钟。

五钟的相关查询

五钟的意思解释、五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