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 rén  ]
  • ㄒ一ˊ ㄖㄣˊ
  • DXYE W

袭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侵袭到人;熏人。

引证解释

⒈  侵袭到人;薰人。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独有 南山 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龙香砚》:“砚深紫色,古斗样,每贮水磨濡久之,则香气袭人,如龙脑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於翰林院后堂东 宝善亭 内发出 宋 版《文选》一部,纸墨精好,古香袭人。”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

国语辞典

⒈  袭击人。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

⒉  扑向人。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不见一丝寒气袭人。」

⒊  清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本名花蕊珠,为贾宝玉的婢女。宝玉见前人有「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诗句,遂更名为「袭人」。宝玉出家后,嫁与戏子蒋玉菡为妻。

袭人(xi ren)同音词

  • 1、牺人[xī rén ]

    1.古代祭祀时掌供酒醴的官。

  • 2、习稔[xí rěn ]

    1.熟悉。

  • 3、息人[xī rén ]

    1.犹息民。

  • 4、锡人[xī rén ]

    1.用锡铸造的人像。古代用以殉葬。

  • 5、皙人[xī rén ]

    1.白种人。

  • 6、昔人[xī rén ]

    1.古人,从前的人。

  • 7、西人[xī rén ]

    1.春秋时称周都镐京人。《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毛传:"西人,京师人也。"《大东》为谭人所作,周都镐,谭为东国,故称周人为西人。一说指西周王朝的贵族。参阅高亨《诗经今注》。 2.古时对山西﹑陕西人的称呼。 3.宋代称西夏人。 4.旧时称欧美人。

  • 8、徙任[xǐ rèn ]

    1.调任。

  • 9、喜人[xǐ rén ]

    1.使人喜欢。

  • 10、细人[xì rén ]

    1.见识短浅之人;小人。 2.地位卑微之人。 3.青年侍女。 4.奸细;探子。 5.方言。小孩。

袭人词语接龙

  • 1、1.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 2.犹户籍。 3.谓做人的资格。
  • 2、1.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 3、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人际交往。
  • 4、1.他人之家。 2.民家,民宅。 3.住户。 4.家庭。 5.家业。 6.未嫁前的夫家。 7.别人;他人。 8.指某个人或某些人,同"他"或"他们"相近。 9.对人称自己。 10.与名词连用表示身份。
  • 5、1.方言。花生的别称。
  • 6、1.象汪洋大海一样的人群。极言人多。 2.比喻人世社会。
  • 7、1.人中豪杰。
  • 8、1.人事和协;民心和乐。
  • 9、1.后嗣。
  • 10、1.监视者。
  • 11、1.民户。 2.人家。指亲友家。
  • 12、1. 人们所说的话;入情入理的话。如:连句人话都不会说。
  • 13、怀1.人心,人的情绪。
  • 14、人间;世间:惨绝人寰。
  • 15、1.人为的灾祸。
  • 16、1.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后将其神化,与天皇﹑地皇合称三皇。 2.皇帝。
  • 17、1.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
  • 18、1.人群。 2.指居民。
  • 19、1.人为的灾祸。
  • 20、1.亦作"人迹"。亦作"人迹"。 2.人的足迹。
  • 21、1.纲纪,纲常。社会的准则。
  • 22、1.众人所知闻。 2.即民听,指百姓的视听。
  • 23、1.人的头。 2.人。 3.人数。
  • 24、1.服徭役的人。 2.庶民,民众。

袭人的相关查询

袭人的意思解释、袭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