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àn qì  ]
  • ㄢˋ ㄑ一ˋ
  • JU IUG

暗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暗中哭泣。

引证解释

⒈  暗中哭泣。

五代 耿玉真 《菩萨蛮》词:“背灯惟暗泣,何处砧声急。”
宋 姚宽 《踏莎行·秋思》词:“彩凤难双,红綃暗泣,回纹未剪 吴 刀涩。”

国语辞典

⒈  不出声的哭泣、偷偷的哭泣。

宋·姚宽〈踏莎行·苹叶烟深〉词:「彩凤难双,红绡暗泣,回纹未剪吴刀涩。」

如:「她在一旁暗泣。」

法语翻译

lautlos weinen (V)​

暗泣(an qi)同音词

  • 1、安期[ān qī ]

    1.见"安期生"。

  • 2、按期[àn qī ]

    1.如期,按照规定或约定的期限。

  • 3、暗碛[àn qì ]

    1.昏暗中的沙石。

  • 4、暗器[àn qì ]

    藏在身上暗中施放的兵器,使人来不及防备:四人各带暗器,侍立左右|随手放出二枚暗器,将前面二人击倒。

暗泣词语接龙

  • 1、1.哀伤的情思。
  • 2、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 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 3、1.哀伤的脸色。
  • 4、1.见"泣前鱼"。
  • 5、1.《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后以"泣玉"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
  • 6、1.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 7、1.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实。
  • 8、1.相传三国吴孟宗以孝着称。其母嗜笋,冬天无笋,孟宗到竹林中哀叹悲泣,竹笋为之出。事见《三国志.吴志.孙晧传》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遂用为至孝的典实。
  • 9、1.指大禹因哀怜罪人而哭泣。语本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 10、1.流泪告别。
  • 11、1.泣罪。 2.泛指帝王怜恤罪人。
  • 12、1.因遗失荆钗而哭泣。比喻留恋旧物。
  • 13、1.哭泣。
  • 14、1.眼泪。 2.流泪。
  • 15、1.《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又:"西狩获麟。孔子曰:'吾道穷矣。'"何休注:"麟者太平之符,圣人之类,时得麟而死,此亦天告夫子将没之征,故云尔。"后以"泣麟"为哀叹悲泣世衰道穷之典。
  • 16、1.谓滴露。
  • 17、1.《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后遂用为典实。
  • 18、1.见"泣岐路"。
  • 19、1.晋王裒字伟元。性纯孝。父母殁后,每读《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语,未尝不三复流涕。事见《晋书.孝友传.王裒》。后遂用为典实。
  • 20、1.亦作"泣愬"。 2.流泪诉说;哭着控诉。
  • 21、1.见"泣诉"。
  • 22、1.见"泣嗁"。
  • 23、1.哭泣。
  • 24、1.眼泪。 2.哭泣。

暗泣的相关查询

暗泣的意思解释、暗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