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ì rànɡ  ]
  • ㄏㄨㄟˋ ㄖㄤˋ
  • YTX YH

诲让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训诲斥责。

引证解释

⒈  训诲斥责。

唐 颜真卿 《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李公神道碑铭》:“虽已官达,小不如意,犹加诲让之责,故能济其勋业。”

诲让(hui rang)同音词

  • 1、灰壤[huī rǎnɡ ]

    1.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 2.尘埃。 3.指人死后的葬处。

  • 2、秽壤[huì rǎnɡ ]

    1.脏土;恶土。

诲让词语接龙

  • 1、1.让路。
  • 2、1.把权力让给别人。
  • 3、1.谓客气﹑拜候一番。
  • 4、1.谓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得生。
  • 5、1.谓谦让不肯为盟会之主。 2.推辞职掌之事。
  • 6、1.让步。
  • 7、1.指有谴责之言的书信。
  • 8、1.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初﹐楚之边邑胛梁之女与吴边邑处女蚕﹐争界上之桑。二家相攻﹐吴国不胜﹐遂更相伐﹐灭吴之边邑。吴怒﹐故伐楚﹐取二邑而去。"后以"让田"谓因争夺田界而责让。
  • 9、退1.礼让谦退。
  • 10、1.辞让王位。《庄子》有《让王》篇﹐陈鼓应题解﹕"'让王'﹐辞让王位。篇中多借辞让王位而写生命的可贵﹐轻视利禄名位﹐取此意为篇名。" 2.指让去帝王之位的人。
  • 11、1.让出官爵或职位。 2.推让坐位。
  • 12、1.围棋术语﹐在双方棋力参差﹐不能分先对局时﹐上手一方经常执白﹐让下手一方经常执黑子先弈﹐谓之"让先"。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常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一先"﹑"二先"或"三先"。
  • 13、1.让位于贤者。
  • 14、1.向对方的挑衅作出让步。
  • 15、1.依次让开。
  • 16、1.谓既责备又勉励。
  • 17、1.请客人吸烟。
  • 18、1.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 19、1.谦退﹔谦让。
  • 20、1.谓将自己的财物或权利移转于他人。
  • 21、1.责让。
  • 22、1.指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
  • 23、1.辞让官职。
  • 24、1.围棋术语。即黑方先在盘上放置二个以上(可多至二十五个)的子﹐再由白方投子。此时﹐白方称为"授子"﹐黑方则称为"受子"。终局计算输赢﹐黑方须还给白方被让子数的一半。 2.象棋术语。高低手对弈﹐为使双方棋艺水平相对平衡﹐在对奕前由高手拿去一子或二子(子的种类﹐规定为车﹑马﹑炮等三种)﹐然后入局。

诲让的相关查询

诲让的意思解释、诲让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