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āo ɡuǐ  ]
  • ㄅㄠ ㄍㄨㄟˇ
  • QN ALV

包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⒉  贡物的代称。

引证解释

⒈  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

《书·禹贡》:“包匭菁茅。”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
蔡沉 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
汉 扬雄 《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 涂泥,包匭菁茅。”

⒉  贡物的代称。

晋 左思 《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
明 归有光 《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
清 王韬 《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 明 絶也。”

包匦(bao gui)同音词

  • 1、暴贵[bào ɡuì ]

    1.突然显贵。 2.指突然显贵的人。 3.急遽涨价。

  • 2、宝圭[bǎo ɡuī ]

    1.见"宝珪"。

  • 3、宝珪[bǎo ɡuī ]

    1.亦作"宝圭"。 2.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所用的一种玉器。

  • 4、宝贵[bǎo ɡuì ]

    ①极有价值;非常难得;珍贵:~的生命ㄧ时间极为~ㄧ这是一些十分~的出土文物。 ②当做珍宝看待;重视:这是极可~的经验。

  • 5、保归[bǎo ɡuī ]

    1.归附。

包匦词语接龙

  • 1、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 2、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2.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
  • 3、1.匦函和旌车。唐武则天置匦函,接受投书,以揽天下人才;汉朝廷以蒲车旌帛迎聘在野贤士。
  • 4、使1.匦院的主持人。
  • 5、1.投于匦函中的文书。
  • 6、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 7、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 8、贵同1.谓以同一为贵。老庄泯物我,齐万物,故以和光同尘为贵。
  • 9、贵涂1.亦作"贵途"。 2.指升官晋爵的途径。
  • 10、贵途1.见"贵涂"。
  • 11、贵土1.敬称他人的乡里。
  • 12、贵望1.指显赫的门第和资望。
  • 13、贵位1.高位。 2.指贵臣。
  • 14、贵无1.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 15、贵惜1.宝爱珍惜。
  • 16、贵习1.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
  • 17、贵系1.谓大家﹑高手的后继者。
  • 18、贵细1.珍贵精巧。 2.珍贵精巧之物。
  • 19、贵侠1.权贵和游侠。
  • 20、贵先1.谓重视先事决策。 2.谓重视并放在首要地位。
  • 21、贵显1.谓居高位而显扬于世。 2.指高贵显要的人,权贵。
  • 22、贵县1.对县官的尊称。
  • 23、贵献1.贵重的献礼。
  • 24、贵乡1.富贵之地。 2.敬称对方所居乡里。

包匦的相关查询

包匦的意思解释、包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