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chú  ]
  • ㄈㄨˊ ㄔㄨˊ
  • PYDY BWG

祓除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除灾去邪之祭。

⒉  清除;消除。

⒊  使纯洁。

引证解释

⒈  除灾去邪之祭。

《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刘昭 注:“《韩诗》曰:‘ 郑国 之俗,三月上巳,之 溱 洧 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过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赵 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 阿Q 负担。”

⒉  清除;消除。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欲有以救之,惟在祓除此等根性。”

⒊  使纯洁。

《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韦昭 注:“祓,犹拂也。”
《国语·周语上》:“祓除其心,精也。”
韦昭 注:“精,洁也。”

国语辞典

⒈  古代三月三日至水边戒浴,以除不祥。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汉·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⒉  扫除、洗涤。

《国语·周语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祓除(fu chu)同音词

  • 1、趺处[fū chù ]

    1.指过佛教徒的生活。

  • 2、付出[fù chū ]

    交出(款项、代价等):~现款 ㄧ~辛勤的劳动。

  • 3、抚畜[fǔ chù ]

    1.抚养。

  • 4、负刍[fù chú ]

    1.背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孟子.离娄下》:"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朱熹集注:"言曾子尝舍于沈犹氏,时有负刍者作乱,来攻沈犹氏。"一说"负刍"为人名,见赵岐注。

  • 5、负处[fù chù ]

    1.犹错处。

  • 6、凫雏[fú chú ]

    1.幼凫。

  • 7、复出[fù chū ]

    不再担任职务或停止社会活动的人又出来担任职务或参加社会活动(多指名人)。

  • 8、复除[fù chú ]

    1.谓免除赋役。

  • 9、拂除[fú chú ]

    1.犹祓除。古代迷信习俗,举行仪式以除灾去邪。

  • 10、服除[fú chú ]

    1.守丧期满。

祓除词语接龙

  • 1、1.清扫堂室。
  • 2、1.御任﹔免去官职。
  • 3、1.整治田地。
  • 4、1.扣头﹐回扣。
  • 5、1.清除道路的徒卒。
  • 6、1.整修道路。涂﹐同"涂"。
  • 7、1.蚕结茧后除去草荐。
  • 8、1.脱手﹐货物卖掉。
  • 9、1.在范围以外﹐表示不计算在内。
  • 10、1.犹死亡。
  • 11、1.阶台上的走廊。
  • 12、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晚会|除夕有守岁之俗。
  • 13、股份公司因向股东分配股息、红利,每股股票的实际价值减少,需要从股票市场价格中除去减少的部分,叫做除息。
  • 14、1.谓不再祥祭。
  • 15、1.指守孝期满后脱去丧服。
  • 16、①除夕:除夜守岁。 ②冬至前一天:冬至除夜。
  • 17、1.调动官职。
  • 18、1.任用。
  • 19、1.痊愈。
  • 20、1.农历十二月的别称。
  • 21、1.召见并授予官职。
  • 22、1.除去﹐减去。
  • 23、1.授予正官。
  • 24、1.授官的诏令。

祓除的相关查询

祓除的意思解释、祓除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