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éi chánɡ  ]
  • ㄨㄟˊ ㄔㄤˊ
  • MHWY IPKE

帷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⒉  泛指下裳,裙子。

⒊  车旁的帷幔。

⒋  犹帷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

《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刘宝楠 正义:“郑 注云,帷裳,谓朝祭之服,其制,正幅如帷也。”

⒉  泛指下裳,裙子。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紈素声。”
明 何景明 《待曙楼赋》:“欖衾裯以起坐,搴帷裳以佇察。”

⒊  车旁的帷幔。

《诗·卫风·氓》:“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
孔颖达 疏:“以幃障车之旁如裳,以为容饰,故或谓之幃裳,或谓之童容。”
《后汉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⒋  犹帷墙。参见“帷墙”。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人主沉於諂諛之辞,牵於帷裳之制,使不羈之士与牛驥同皁,此 鲍进 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国语辞典

⒈  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没有裁剪车缝。

《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三国魏·何晏·集解:「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⒉  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

《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帷裳(wei chang)同音词

  • 1、违常[wéi chánɡ ]

    1.违反常规﹑常情。

  • 2、圩长[wéi chánɡ ]

    1.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

  • 3、围场[wéi chǎnɡ ]

    1.旧时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 2.指围猎。

  • 4、韦裳[wéi chánɡ ]

    1.皮制的下裙。旧时牧人或卑贱者之服。

  • 5、帏裳[wéi chánɡ ]

    1.车旁的帷幔。

  • 6、伟长[wěi chánɡ ]

    1.奇伟超群。 2.高大。 3.汉末文学家徐干的字。

  • 7、未尝[wèi chánɡ ]

    副词。①用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办法虽好,但未尝没有缺点。 ②表示事情没有出现:他们书信往来,未尝间断|心情激动,一夜未尝合眼。

  • 8、未常[wèi chánɡ ]

    1.犹未尝。未曾,不曾。 2.犹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委婉地表示肯定。

帷裳词语接龙

  • 1、1.衣服。
  • 2、1.衣襟。
  • 3、1.鲜明美盛的样子。
  • 4、1.见"裳帷"。
  • 5、1.亦作"裳帏"。 2.帷裳,即车围子。 3.即帷堂。古行丧礼时设于堂上用以分隔内外的帷幕。
  • 6、1.裳与衣。亦泛指衣服。
  • 7、长踦1.亦作"长蚑"。亦作"长跂"。 2.蟏蛸的别名。
  • 8、长蚑1.见"长踦"。
  • 9、长崎日本九州岛西岸著名港市。人口446万(1985年)。天然良港,曾长期为日本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港口。造船等机械工业发达。是远洋航运和渔业基地。日本西部重要旅游胜地。
  • 10、长更1.见"长庚"。 2.犹长夜。
  • 11、长庚中国古代指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 12、长赓1.见"长庚"。
  • 13、长工①也称“长年”。旧时整年受地主或富农雇用的贫苦农民。除农副业劳动外,还兼做杂务。工资以年计,供食宿。 ②“短工”的对称。泛指雇用期较长而且相对固定的各种工人。
  • 14、长公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 2.宋苏轼为苏洵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 15、长功1.指古代工匠在昼长的月份作工。
  • 16、长肱1.长臂。 2.神话传说中的国名。
  • 17、长陌1.长路。
  • 18、长亩1.指整片田地。
  • 19、长暮1.犹长夜。
  • 20、长男1.长子﹐排行最大的儿子。 2.成年的男子。 3.《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曰天地长男之宫。"后以"长男"指代寺观。
  • 21、长霓1.见"长霓"。
  • 22、长年1.长寿。 2.整年﹔长期。 3.长工。
  • 23、长拍1.节奏舒缓的乐曲。
  • 24、长排1.排律之长者。

帷裳的相关查询

帷裳的意思解释、帷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