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āo fǔ  ]
  • ㄒ一ㄠ ㄈㄨˇ
  • XIE OIS

绡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饰以刺绣的薄绢。

引证解释

⒈  饰以刺绣的薄绢。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 毛 传“襮,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 汉 郑玄 笺:“绣当为‘綃’。綃黼丹朱中衣,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
孔颖达 疏:“《鲁诗》以綃为綺属,然则綃是繒綺别名,於此綃上刺为绣文,故谓之綃黼也。”

绡黼(xiao fu)同音词

  • 1、謼服[xiāo fú ]

    1.啼号。一说为啼呼服罪。

  • 2、嚣浮[xiāo fú ]

    1.指喧扰浮薄的尘世。 2.虚浮不实。

  • 3、校服[xiào fú ]

    1.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 4、校覆[xiào fù ]

    1.犹评论。 2.复查。

  • 5、小夫[xiǎo fū ]

    1.平民百姓中的男性。 2.一般工匠。 3.秦时低级军爵。

  • 6、小服[xiǎo fú ]

    1.盛放刀剑等短兵器的革具。 2.草野的服装。

  • 7、小幅[xiǎo fú ]

    1.幅面小的书画。宋陆游有《题詹仲信所藏米元晖云山小幅》诗。

  • 8、小父[xiǎo fù ]

    1.称父之幼弟。

  • 9、小妇[xiǎo fù ]

    1.妾;小老婆。 2.妯娌中行次最幼者﹐小儿子的妻子。 3.年轻妇女。 4.妇人自称。

  • 10、小阜[xiǎo fù ]

    1.小土山。 2.稍稍富裕。

绡黼词语接龙

  • 1、1.指边缘以黑白相间的丝织品作饰的席具。
  • 2、1.绣有黑白斧形的礼服。
  • 3、1.古代帝王座后绣有白黑相间的斧形花纹的屏风。
  • 4、1.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上画斧形花纹。 2.借指帝王。 3.指帝座。
  • 5、1.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用以遮蔽尘埃的帐幕。
  • 6、1.《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孔传:"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后以"黼藻"指花纹﹑雕刻﹑彩画之属。 2.指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3.谓修饰使臻完美。
  • 7、1.犹华帐。
  • 8、1.帝座。天子座后设黼扆,故名。 2.借指天子。
  • 9、1.绣有黑白斧形的帷幕。
  • 10、1.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
  • 11、1.即黼帷。
  • 12、1.古代绣有斧形花纹的衣服。
  • 13、1.殷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 2.戴着殷冠。
  • 14、1.帝王的居处。借指帝王。
  • 15、1.用白黑绢制成花纹,作边缘的装饰。
  • 16、1.泛指礼服上所绣的华美花纹。 2.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于杼轴。"高诱注:"白与黑为黼﹐青与赤为黻﹐皆文衣也。"多指帝王和高官所穿之服。 3.借指爵禄。 4.使华美。 5.借指辞藻,华美的文辞。 6.指修饰文辞。 7.谓辅佐。
  • 17、1.华丽的建筑物。
  • 18、1.锦匣。
  • 19、1.谓于祭服上刺绣画文。
  • 20、1.覆盖在天子棺上周围绣有白黑相间斧形花纹的布。
  • 21、1.华丽的幔子。
  • 22、1.绣文,色彩绚丽的花纹。
  • 23、1.黑白相间的衣领。
  • 24、1.绘黑白斧形的礼服和礼帽。

绡黼的相关查询

绡黼的意思解释、绡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