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èi sònɡ  ]
  • ㄅㄟˋ ㄙㄨㄥˋ
  • UXE YCEH
  • 动词

背诵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看原文而念出读过的文字。

背诵课文。

learn(say) by heart; recite from memory;

引证解释

⒈  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辞。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 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刘昂霄》:“予识 景玄 於 太原,人有言是家读《广记》半月能背诵者,予未之信。”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无锡 钱仲益 允升 ……平生天资甚高,书过目,即背诵如流。”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永乐朝待词臣之酷》:“曾子启 等二十八人,不能背诵《捕蛇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二章:“他可以一段段地背诵《资本论》以及其他名著的原文。”
袁静 《伏虎记》第三九回:“有些口诀不好记,就一字一句地背诵。”

国语辞典

⒈  熟记文句而默诵之。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红楼梦·第七三回》:「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

背诵(bei song)同音词

  • 1、碑颂[bēi sònɡ ]

    1.刻在墓碑上颂扬死者的文辞。

  • 2、北宋[běi sònɡ ]

    朝代,公元960-1127,自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起,到钦宗(赵桓)靖康二年止。建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 3、悲悚[bēi sǒnɡ ]

    1.悲伤惶恐。

  • 4、倍诵[bèi sònɡ ]

    1.背诵。倍,通"背"。

背诵词语接龙

  • 1、1.唱诵(佛经)。
  • 2、1.谓诵念经文并持守之。
  • 3、1.公开斥责。诵﹐通"讼"。
  • 4、1.颂扬功德。
  • 5、1.念﹔熟读﹔背诵。
  • 6、1.称颂并效法。
  • 7、1.讽诵﹐吟咏。
  • 8、1.颂扬功德﹔宣扬功绩。
  • 9、1.阅读。
  • 10、1.高声诵经。
  • 11、1.背诵和记忆。
  • 12、1.诵读前代箴谏之语。 2.讽谏。
  • 13、1.诵读讲习。
  • 14、1.犹阅读。
  • 15、1.颂扬功业。
  • 16、1.颂扬美德。 2.歌颂赞美。
  • 17、1.犹诵读。
  • 18、1.称颂佩服。
  • 19、1.诵读摭拾。
  • 20、1.读书或背书。
  • 21、1.诵读传述﹔讲述。
  • 22、1.反复诵读。 2.引申为记诵﹑背诵。
  • 23、1.传述解说。 2.讽诵讲说。 3.歌颂﹐称道。
  • 24、1.赞颂﹐赞叹。

背诵的相关查询

背诵的意思解释、背诵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