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 jiě  ]
  • ㄐ一ㄚ ㄐ一ㄝˇ
  • PG VE

家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对人称自己的姐姐为家姐。

引证解释

⒈  对人称自己的姐姐为家姐。

《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 道:‘原来是我外甥 王小三。这厮如何却在庙里歇?乃是家姐的孩儿,从小在这里过活。’”

国语辞典

⒈  对人称自己的姐姐。也作「家姊」。

《红楼梦·第六八回》:「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

英语翻译

(polite)​ my older sister

德语翻译

(poli)​ ma soeur ainée

家姐(jia jie)同音词

  • 1、嫁接[jià jiē ]

    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嫁接能保持植物原有的某些特性,是常用的改良品种的方法。

  • 2、家节[jiā jié ]

    1.家庭的礼法。

  • 3、家戒[jiā jiè ]

    1.家训;家规。

  • 4、家诫[jiā jiè ]

    1.犹家训。

  • 5、假耤[jiǎ jiè ]

    1.见"假藉"。

  • 6、假紒[jiǎ jié ]

    1.见"假髻"。

  • 7、假节[jiǎ jié ]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 8、假结[jiǎ jié ]

    1.见"假髻"。

  • 9、假借[jiǎ jiè ]

    ①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名义,招摇撞骗。 ②六书之一。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是说借用已有的文字表示语言中同音而不同义的词。例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③〈书〉宽容:针砭时弊,不稍~。

  • 10、假藉[jiǎ jiè ]

    1.亦作"假耤"。 2.凭藉;借助。

家姐词语接龙

  • 1、〈方〉姐妹①b、 ②:你们~几个?ㄧ~仨里头就数她最会说话。
  • 2、姐姐的丈夫。
  • 3、①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子。 ②同族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子(一般不包括可以称做嫂的人):叔伯~。
  • 4、①姐姐和妹妹。a)不包括本人:她没有~,只有一个哥哥。b)包括本人:她们~俩都是先进生产者ㄧ她就~一个(没有姐姐或妹妹)。 ②弟兄姐妹;同胞。
  • 5、姐夫。
  • 6、儿们1. [口]∶姐妹们。
  • 7、妹核1. 由一个核分裂产生的两个核中的一个。
  • 8、裓子1.尿布。
  • 9、解驾1.停车驻马。 2.去世的婉词。
  • 10、解剑1.《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后以"解剑"为不违心诺之典。 2.指卸官。
  • 11、蝍蛆1.蟋蟀。一说蜈蚣。
  • 12、趌趌1.跳动貌。
  • 13、耤田1.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之田。
  • 14、解铺1.见"解典铺"。
  • 15、解骑1.下马。 2.会骑马。
  • 16、解气消除心中的气愤。
  • 17、解钱1.当钱。
  • 18、解遣1.犹押送。 2.遣散。
  • 19、解诮1.犹解嘲。
  • 20、解情1.犹离心。
  • 21、解去1. 解围后离开。如:秦军解去。——《史记·魏公子列传》。
  • 22、阶陛1.宫殿的台阶。
  • 23、阶墄1.台阶。
  • 24、阶层①指在同一个阶级中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如农民阶级分成贫农、中农等。 ②指由不同阶级出身,因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

家姐的相关查询

家姐的意思解释、家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