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ɡài  ]
  • 一ˋ ㄍㄞˋ
  • UJN SVA

意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气概,胸怀。

引证解释

⒈  气概,胸怀。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友集》:“对客挥毫,便可口占絶句一首……上句要説自己,或表字,或姓名,或俗号;下三句説自家新年来意概如何?”

意概(yi gai)同音词

  • 1、臆改[yì ɡǎi ]

    1.凭臆测改动文字。

  • 2、一溉[yí ɡài ]

    1.一次灌溉。亦比喻用力不多。

  • 3、一概[yí ɡài ]

    ①一种标准。概,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标准:一概而论|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②相同;一样:万方声一概。 ③一头;一端: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 ④副词。统统;全部:生客一概不见|除了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 4、义概[yì ɡài ]

    1.严正的气节。

  • 5、移改[yí ɡǎi ]

    1.移动改变。

  • 6、倚盖[yǐ ɡài ]

    1.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

  • 7、亿垓[yì ɡāi ]

    1.极言其数之多。亿,十万。垓,万万。

意概词语接龙

  • 1、1.概况。
  • 2、1.用平物的量器刮平。极言其平。
  • 3、1.漆饰的酒器。
  • 4、1. 模型;模特儿。如: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 5、1.指免官后又一律复职。
  • 6、概括的观察;概况(多用于书名):市场~ㄧ《红学~》。
  • 7、怀1.系念于心。
  • 8、1.谓概略的记载。 2.谓窥见其概貌。
  • 9、1.犹节操。
  • 10、1.亦作"概举"。 2.大略举出。
  • 11、1.亦作"?可"。 2.大略可以。
  • 12、大概的情况:生活~ㄧ敦煌历史~。
  • 13、①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括:各小组的办法虽然都不一样,但~起来不外两种。 ②简单扼要:他把剧本的故事向大家~地说了一遍。
  • 14、概观(多用于手册一类的书名):《上海~》。
  • 15、1.亦作"?量"。亦作"?量"。 2.概和斗斛等量器。 3.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 16、1.亦作"?律"。 2.一概约束。
  • 17、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鸡蛋孵出的小鸡是雌性或雄性的概率都是1/2。也叫几率(jīlǜ),旧称或然率。
  • 18、①大概情况:这只是整个故事的~,详细情节可以看原书。 ②简单扼要;大致:~介绍ㄧ~说明。
  • 19、概括的论述(多用于书名):《地质学~》ㄧ《中国文学~》。
  • 20、大概的状况:沿海城市~ㄧ地形~。
  • 21、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 ‘白’的概念。
  • 22、1.亦作"?平"。 2.谓用一个标准使之统一﹑平衡。 3.用概刮平。
  • 23、1.谓掩盖前愆。
  • 24、1.感触哀伤。概,通"慨"。 2.亦作"?然"。一概如此。

意概的相关查询

意概的意思解释、意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