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n yàn  ]
  • ㄢ 一ㄢˋ
  • PV JPV

安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安逸。

⒉  平安。

引证解释

⒈  安逸。

宋 欧阳修 《读书》诗:“人情慎所习,酖毒比安晏。”
元 张宪 《岳鄂王歌》:“钱塘 宫殿春风轻,娇儿安晏醉未醒。”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那 赵聪 原是个极贪安宴,十日九不在书房的。”

⒉  平安。

清 姚鼐 《潘孝子赞》:“懿哉孝子,割膺奉荐。诚动鬼神,危者安宴。”

安晏(an yan)同音词

  • 1、安言[ān yán ]

    1.谓言谈从容不迫;言辞迂缓。

  • 2、安宴[ān yàn ]

    1.见"安晏"。

  • 3、安燕[ān yàn ]

    1.安逸。 2.安然。

  • 4、按眼[àn yǎn ]

    1.遮掩牲畜眼睛的眼罩。

  • 5、按验[àn yàn ]

    1.查验。

  • 6、案衍[àn yǎn ]

    1.形容乐声低平绵延。 2.地势低洼貌。

  • 7、案验[àn yàn ]

    也作“按验”。查明;证实。多指案情。

安晏词语接龙

  • 1、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同中书门下事兼枢密使。词长于小令。有《浣溪沙》等名篇。有《珠玉词》。
  • 2、1.晩岁;晩年。 2.谓岁暮。
  • 3、1.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中山﹐晏温﹐有黄云盖焉。"裴骃集解引如淳曰:"三辅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于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清赵翼《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曣?"﹑"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 4、1.谓安居。
  • 5、1.安定;安宁;恬适。
  • 6、1.安适自得。
  • 7、1.宴饮赏玩。晏,通"宴"。
  • 8、1.谓晩食时,约当酉时之初。
  • 9、1.闲居之室;私室。
  • 10、1.休息;安息。
  • 11、1.安闲。
  • 12、1.即晏婴。春秋齐人,为齐景公相,故称。
  • 13、1.方言。迟一会儿;等一会儿。
  • 14、1.淫邪之声;怪腔异调。
  • 15、1.和悦貌。 2.盛貌。
  • 16、1.晴朗。
  • 17、1.柔和之阴,微阴。 2.借指夏至。 3.晴阴。
  • 18、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 19、1.宴饮游乐。晏,通"宴"。
  • 20、1.闲谈。
  • 21、1.安坐;闲坐。唐白居易有《晏坐闲吟》诗。
  • 22、1.安乐;安定。
  • 23、1.傍晚;黄昏。
  • 24、1.犹明朗。

安晏的相关查询

安晏的意思解释、安晏的拼音怎么读?